时间: 2025-04-26 15:1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3:37
莫笑山翁老据鞍,探梅今夕到江干。
半滩流水浸残月,一夜清霜催晓寒。
倚醉更教重秉烛,怕寒元自怯凭栏。
谁知携客芳华日,曾费缠头锦百端。
别笑这位老翁坐在马鞍上,今晚我来江边赏梅花。
半滩的流水浸润着残余的月光,一夜的清霜催促着黎明的寒意。
我醉意朦胧,更要重新点亮蜡烛,怕是寒冷让我怯于倚靠栏杆。
谁知与朋友分享美好时光,曾经费尽心思编织的锦绣。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广泛,风格多样,尤其以爱国诗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在贬谪期间,常常独自一人游览,借梅花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陆游的《樊江观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岁月的思考。诗的开头以“莫笑山翁老据鞍”引入,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老的苦涩与自嘲,打破了传统诗词中严肃的格调,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感。接着描绘了江边梅花的景象,诗人通过“半滩流水浸残月”和“一夜清霜催晓寒”的描写,展示了冬夜的寒冷与孤寂,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而“倚醉更教重秉烛,怕寒元自怯凭栏”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醉酒的他渴望温暖,却又因寒冷而感到畏惧。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立体。在最后两句中,“谁知携客芳华日,曾费缠头锦百端”则暗示了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珍贵,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怀念。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美感,既有对梅花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惜,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的字号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是?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樊江观梅》与王安石的《梅花》在主题上都有对梅花的颂扬,但陆游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与思考,而王安石则强调梅花的品格与精神。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与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