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3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36:04
原文展示:
閒居 其四 袁宏道 〔明代〕
有衲层层煖蔽身,道书观了且存神。 懒心不恼思朝事,法服无端裹野人。 芡叶笺中书小偈,柘枝风里拾陈薪。 江湖冻裂冰皮老,霜郭时时有巨鳞。
白话文翻译:
穿着层层温暖的僧衣遮蔽身体,读完道书后静心存神。 懒散的心不恼怒,思考朝廷的事,法衣无缘无故地裹住了野人。 在芡叶制成的纸上书写小偈,在柘枝风中捡拾陈旧的柴薪。 江湖的冰冻裂了,冰皮显得老态,霜覆盖的城郭时常有巨大的鳞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江苏吴县人。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是明代文学流派“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袁宏道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宏道在其闲居时期所作,反映了他隐居生活中的心态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诗中表达了他对世俗事务的淡漠和对精神修养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静心养神的生活态度。诗中“有衲层层煖蔽身”和“道书观了且存神”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简朴追求和对精神修养的重视。而“懒心不恼思朝事,法服无端裹野人”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政治事务的淡漠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江湖冻裂冰皮老,霜郭时时有巨鳞”,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也隐喻了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袁宏道诗歌的清新自然和深邃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修养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通过简朴的生活描写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静心养神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有衲层层煖蔽身”中的“衲”指的是什么? A. 僧衣 B. 道袍 C. 官服 D. 战袍
诗中“道书观了且存神”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重视? A. 物质生活 B. 精神修养 C. 政治事务 D. 社交活动
诗中“懒心不恼思朝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积极进取 B. 淡漠 C. 愤怒 D. 焦虑
诗中“法服无端裹野人”中的“野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隐士 C. 普通人 D. 官员
诗中“江湖冻裂冰皮老”中的“冰皮老”比喻了什么? A. 自然界的变化 B. 世事的变迁 C. 人生的无常 D. 以上都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