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50
翡翠双双鸣不断,湘天剪取吟窝。此君潇洒定如何。春情三月雨,残梦一重波。依约玉人亭院冷,如今只长烟莎。夜明空说卷秋河,旧时风骨减,著处泪丝多。
两只翡翠鸟不断鸣叫,仿佛在湘江的天空中剪裁着吟唱的窝巢。这位君子如此潇洒,不知如今如何?春天的情愫在三月的细雨中绵绵不绝,残存的梦境如一重波浪翻滚。依稀记得那位美人在亭院中冷冷清清,如今只剩下漫天的烟草。夜明时分,空谈着卷起的秋河,往日的风骨已然减弱,流淌的地方泪痕多多。
刘嗣绾(约1760-约1830),清代诗人,字希甫,号懋亭,笔名秋水。刘嗣绾生活在清代中期,作品以诗词见长,风格上追求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具有较强的个人特色。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临江仙·竹帘》是一首表现春日情思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翡翠鸟的鸣叫、春雨的细腻、亭院的冷清,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开头的“翡翠双双鸣不断”勾勒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鸟儿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情感的寄托。接着“此君潇洒定如何”将目光转向一个人,暗示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其现状的关切。
“春情三月雨,残梦一重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春雨象征着细腻的情感,而“残梦”则暗示着梦境的破灭与失落。随着诗句的推进,亭院的冷清和烟莎的凄凉再次将情感推向高峰,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与遗憾。最后几句则将过往的风骨与泪痕结合,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的景象与个人情感,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伤的情感基调。
词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A. 燕子
B. 翡翠
C. 知更鸟
答案:B
“残梦一重波”中的“重波”象征什么?
A. 思念
B. 失落
C. 幸福
答案:A
此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无奈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