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3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36:14
襄阳孟浩然,床下谒至尊。
一语不合意,放还归里门。
我诗虽不工,骑马入帝阍。
饱暖自兹始,永怀明主恩。
这首诗提到襄阳的孟浩然,曾在床下拜谒天子。因一句话没有说到心意,就被送回了家门。我所作的诗虽然不够精致,但骑马进入了皇宫。自此以后,我的生活得到了温饱,心中永远怀念明主的恩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对时局的关心和对明主的感恩。姜特立的诗歌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甲辰年,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诗人对明主的感恩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在诗中得以体现。作者经过一番努力,获得了朝廷的重用,因此表达了对明主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话和叙述的方式,展示了诗人与明主之间的关系。开头提到孟浩然,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暗示了诗人对文学的敬仰。诗中“床下谒至尊”,展现了对权力的尊重,而“一语不合意,放还归里门”则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无奈,诗人用简短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中遭遇挫折的无奈与遗憾。
接下来的“我诗虽不工,骑马入帝阍”则表现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谦逊,同时也显露出他能够进入皇宫的自豪感。最后两句“饱暖自兹始,永怀明主恩”更是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对明主的感激。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描写,揭示了政治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逐句解析:
襄阳孟浩然,床下谒至尊。
诗人提到孟浩然,暗示自己在文学上受到前辈的影响,同时强调自己对皇权的敬重。
一语不合意,放还归里门。
由于意见不合,诗人被迫离开,表现出政治交流的艰难。
我诗虽不工,骑马入帝阍。
自谦的同时表达了一种荣幸,能够进入皇宫,享受权力的光环。
饱暖自兹始,永怀明主恩。
生活的改善与对明主的感恩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感恩之心的坚定。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叙述诗人与明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明主的感激与对政治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反映了时代的复杂和诗人的心路历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骑马入帝阍”中的“阍”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