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12
蝶恋花·送春
人自怜春春未去。
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
只道送春无送处。
山花落得红成路。
高处莺啼低蝶舞。
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
会与光阴相客主。
晴云又卷西边雨。
人们都在惋惜春天并未真正离去。
萱草和石榴花,也能让春天驻足。
只说送春没有归去的地方。
山间的花儿已落,红色铺成了小路。
高处的黄莺在鸣叫,低处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更何况日子渐长,燕子也能叽喳言语。
春天与光阴相互交替,成为主人和客人。
晴空之下,又卷起西边的细雨。
“萱草”常常用来象征母亲的情感,传达对母爱的思念;“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此诗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和珍惜。
刘铉,字次公,号懋斋,宋代文学家,擅长词曲,其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此词创作于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不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感悟。
《蝶恋花·送春》是刘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美好,表现出对春天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就以“人自怜春春未去”引出主题,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萱草和石榴的意象,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山花落得红成路,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逝去与自然的变迁,红色的花瓣仿佛在为春天的离去而感到惋惜。
高处的莺啼和低处的蝶舞则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意象,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一句更是展示了春天的活力,燕子的欢快鸣叫仿佛在与人们交谈,增添了春天的生动气氛。最后一句“晴云又卷西边雨”则巧妙地将天气变化与春天的离去相结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的留恋,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短暂。
整首诗以春天的逝去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变化。
诗中提到的花朵有哪些?
A. 桃花 B. 萱草 C. 石榴 D. 梅花
诗中描写的燕子表现了什么?
A. 失落 B. 欢快 C. 忧伤 D. 愤怒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冬天的思念
C. 对秋天的赞美 D. 对夏天的憧憬
楼外的垂杨千丝万缕,似乎想借此系住已然远去的春日。在那和风而舞的杨柳,仿佛想要随春而去,找到春天的归宿。 春残之时,花落草长,鲜绿覆满山川。只听到远处杜鹃鸟的凄厉叫声。杜鹃即使无情,也在悲鸣春去的人间之苦啊。进酒赠春,春却依旧漠然而去,只是到了黄昏时候,落下一片漫天的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