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02
原文展示:
戏拈秃笔聊复尔,一翦吴淞半江水。归心已逐水东流,梦到家山四千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随意拿起一支秃笔,写下这些话,仿佛是在轻轻划过吴淞江的一半水面。我的归心已经随着江水向东流去,梦中却已回到了家乡,距离那里有四千里之遥。
注释:
- 戏拈:随意、轻松地拿起。
- 秃笔:笔头磨损或缺少墨水的笔,暗指所写内容不够严谨或认真。
- 一翦:轻轻划过的意思,表示用笔写字的轻松态度。
- 吴淞:指吴淞江,位于今上海,是长江入海口的重要水道之一。
- 归心:思乡之情,心中对家乡的思念。
- 逐水东流:随着水流向东流去,形象地表达了归心似箭。
- 梦到家山:在梦中回到家乡,暗示着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 四千里:指从诗人现在所处的地方到家乡的距离,强调遥远。
典故解析:
- 吴淞:作为水域的重要地理位置,吴淞江曾是古代水运的重要通道,诗中提到它使得江水的意象更加生动,传达出诗人思乡的情感。
- 流水:古人常以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中“逐水东流”可以看作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以抒情诗闻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蔡戡游历期间,受到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游子身份的感慨。诗人通过写作抒发对故土的热爱与牵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的语气开篇,通过“戏拈秃笔”的描述,表现出诗人在写作时的一种随意与洒脱。接着,诗人用“吴淞半江水”来描绘江河的浩淼,暗示着他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归心已逐水东流”的表述,带着一种迫切和无奈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归乡的渴望。然而,尽管心中思念,现实却是“梦到家山四千里”,这种对比更突显了归乡之路的遥远与艰辛,令人在感慨中忍不住生出几分惆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描绘出游子在外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心似箭的心情。诗中的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 秃笔:象征着诗人对写作的轻松态度以及对艺术的追求。
- 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旅途,以及思乡的情感。
- 家山:表示故乡,承载着诗人对归属感和故土情怀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水域是哪条江?
-
诗人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写这首诗?
-
“归心已逐水东流”中“逐水”的意思是?
- A. 随着水流
- B. 追赶水流
- C. 逆流而上
- D. 随意漂流
答案:
- C. 吴淞江
- B. 随意
- A. 随着水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孟頫《天净沙·秋思》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游子思乡之情,但更注重对朋友的情感。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