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墨梅》

时间: 2025-05-04 04:06:48

诗句

谁作横枝太逼真,枝头的皪眼俱明。

也知笔力窥天巧,无奈清香画不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6:48

诗词名称: 题墨梅

作者: 蔡戡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谁作横枝太逼真,枝头的皪眼俱明。也知笔力窥天巧,无奈清香画不成。

白话文翻译:

这是谁画的梅花,画得如此逼真,连枝头的花苞也清晰可见。虽然知道这笔力可以窥天巧妙,但无奈那清香却无法被画出来。

注释:

  • 横枝:横向伸展的树枝,这里指梅花的枝干。
  • 皪眼:即花苞,指梅花的花蕾。
  • 笔力:指画家的绘画技巧。
  • 窥天巧:形容画技高超,能窥探天上之物的巧妙。
  • 清香:梅花的香气,意指梅花的特质。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不屈的品质,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操和理想。梅花的清香与它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艺术的局限性,即使再好的画作也无法完全传达出梅花的真实气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高尚的情操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蔡戡对梅花的欣赏之际,表达了对梅花美丽外表与其内涵之间差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题墨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现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诗人首先以“谁作横枝太逼真”引入,赞美了画家技艺高超,梅花的形象生动逼真,仿佛可以与真实的梅花相媲美。但接下来,诗人却转而感叹,即使画作再精美,依然无法传达梅花那独特的清香。在这短短的几句中,诗人将对美的追求与艺术的局限性结合在一起,令人深思。诗中不仅体现了对梅花的喜爱,也流露出对艺术表达的无奈与惋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作横枝太逼真”:感叹画技高超,梅花的形象生动。
    • “枝头的皪眼俱明”:形容梅花的花苞清晰可见,增添真实感。
    • “也知笔力窥天巧”:承认画家的技艺高超,能够画出天上之物。
    • “无奈清香画不成”:感慨虽然技艺高超,但无法表现梅花的香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画家的技艺比作“窥天”,形容其高超。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梅花外在美与内在特质的对比,反映了艺术表现的局限性。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清香:隐喻梅花的内涵与精神,强调了其无法被物质表现的特质。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横枝”指的是:

      • A. 梅花的根
      • B. 梅花的枝干
      • C. 梅花的叶子
    2. “也知笔力窥天巧”中的“笔力”是指:

      • A. 画家的才能
      • B. 书法的技巧
      • C. 画的颜色
    3. 这首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梅花的赞美
      • B. 对艺术的无奈
      • C. 对画家的钦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王安石《梅花》
  • 诗词对比

    • 《梅花》王安石:同样描写梅花,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精神,展现出诗人对冬季梅花的赞美,与蔡戡的作品形成对比,强调梅花的内涵与外在表现的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的文化象征与艺术表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岩 东斋读晦庵先生诗次韵 杂咏十三首 其十三 读史 菩萨蛮十首 其一 仿温助教体 太宁龙湖道中纪事 婺州新城诗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二 劲节楼为孙节母作 其一 望紫金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竭忠尽智 阳儒阴释 一无可取 黑字旁的字 挜靶 羽字旁的字 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肉林酒池 斗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危急存亡之交 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年少气盛 腾空 功高震主 杖结尾的成语 直情径行 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