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邹园十咏 濯清》

时间: 2025-04-27 13:14:39

诗句

潭自川上来,泓澄复奫沦。

涵虚既皛皛,度远方粼粼。

番番中林叟,长缨久埃尘。

临风且浩歌,似念沧浪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4:39

原文展示:

邹园十咏 濯清 作者:袁凯 〔明代〕

潭自川上来,泓澄复奫沦。 涵虚既皛皛,度远方粼粼。 番番中林叟,长缨久埃尘。 临风且浩歌,似念沧浪人。

白话文翻译:

潭水从河流中来,清澈深邃又深沉。 包容着虚空,明亮而广阔,远望波光粼粼。 林中的老者,长长的衣带沾满了尘埃。 迎风高歌,似乎想起了那位沧浪之人。

注释:

  • 泓澄:形容水深而清澈。
  • 奫沦:形容水深广的样子。
  • 涵虚:包容虚空,形容水面的宽广。
  • 皛皛:明亮的样子。
  • 粼粼:波光闪动的样子。
  • 番番:形容老者的样子。
  • 中林叟:林中的老者。
  • 长缨:长长的衣带。
  • 浩歌:高声歌唱。
  • 沧浪人:指古代诗人屈原,他的《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凯《邹园十咏》中的一首,描绘了邹园中的一处潭水景色,通过潭水的清澈深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潭水为中心,通过描绘潭水的清澈深邃和波光粼粼,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中“涵虚既皛皛,度远方粼粼”一句,既表现了潭水的宽广明亮,又通过远望的波光,增添了景色的动态美。后两句通过林中老者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老者长缨沾满尘埃,却临风高歌,似乎在怀念那位沧浪之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潭自川上来,泓澄复奫沦。”:潭水从河流中来,清澈深邃又深沉。
  • “涵虚既皛皛,度远方粼粼。”:包容着虚空,明亮而广阔,远望波光粼粼。
  • “番番中林叟,长缨久埃尘。”:林中的老者,长长的衣带沾满了尘埃。
  • “临风且浩歌,似念沧浪人。”:迎风高歌,似乎想起了那位沧浪之人。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泓澄复奫沦”形容潭水的深邃清澈。
  • 拟人:“涵虚既皛皛”将潭水拟人化,形容其包容广阔。
  • 对仗:“涵虚既皛皛,度远方粼粼”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潭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潭水:清澈深邃,象征着纯净和深邃的思想。
  • 波光:粼粼的波光,象征着动态和生命的活力。
  • 林中老者:象征着隐逸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泓澄复奫沦”形容的是什么? A. 潭水的深邃清澈 B. 潭水的波光粼粼 C. 潭水的宽广明亮 D. 潭水的动态美

  2. 诗中的“番番中林叟”指的是什么? A. 林中的年轻人 B. 林中的老者 C. 林中的隐士 D. 林中的渔夫

  3. 诗中的“临风且浩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愤怒 C. 喜悦 D. 怀念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的《渔父》: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美景,与本诗的自然景色描写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屈原的《渔父》与本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但屈原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本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山居的宁静和诗人的隐逸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古诗源》:收录了屈原的《渔父》,可以对比阅读。
  • 《王维诗集》:收录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 踏歌词四首·其四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 更衣曲 潇湘神·湘水流 秋词二首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 秋萤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辘辘远听 劈手 出结尾的成语 藏头护尾 朝经暮史 遗衾 倒八字的字 祷祉 绞丝旁的字 二开头的成语 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救经引足 课责 回峯 車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苦思冥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