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0:3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0:33:23
原文展示:
宣城王道士,爱着芰荷衣。 一自清江别,三年白雁飞。 酒徒随处有,沽客向来希。 最忆青城夜,狂歌不肯归。
白话文翻译:
宣城的王道士,喜爱穿着用芰叶和荷花制成的衣服。自从在清江边分别后,已经过去了三年,白雁在空中飞翔。酒友到处都有,但卖酒的人却很少见。最让我怀念的是青城夜晚,那时我们狂歌不止,不愿归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描绘了与一位道士的友情和分别后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袁凯在与王道士分别三年后所作,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对道士生活方式的描绘和对分别时间的计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芰荷衣”和“白雁飞”等意象,不仅描绘了道士的超然生活,也象征了诗人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酒徒随处有,沽客向来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而“最忆青城夜,狂歌不肯归”则强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描绘道士的生活方式和分别后的思念,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芰荷衣”象征什么? A. 隐士的清高和超脱 B. 道士的修行 C. 诗人的服饰 D. 自然的美丽
“三年白雁飞”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白雁的飞行 C. 诗人的旅行 D. 道士的归来
“最忆青城夜,狂歌不肯归”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现实的厌倦 B. 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C.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