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0:29
月
寥寥天地内,夜魄爽何轻。
频见此轮满,即应华发生。
不圆争得破,才正又须倾。
人事还如此,因知倚伏情。
在这空旷的天地之间,月亮的光辉是那么清凉。
常常能见到这明亮的圆月,仿佛要引发繁华的景象。
月亮若不圆满,就会被破坏,正当时却又要倾斜。
人间的事情也是如此,所以我才明白了人事的起伏情感。
作者介绍:曹松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含有哲理,常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晚秋时节,正值明月之际,作者借月亮的变化来抒发对人生无常、起伏变化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传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起伏。开头两句“寥寥天地内,夜魄爽何轻”,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月亮在空旷夜空中的轻盈和清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接下来的“频见此轮满,即应华发生”则暗示着月亮的圆满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出现。然而,诗人却在“人事还如此,因知倚伏情”中反思人生,指出即使美好的事物也会经历起伏和变化。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深邃,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哲理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月亮的变化揭示了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夜魄”指代什么?
A) 星星
B) 太阳
C) 月亮
D) 云彩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伤
C) 对人事的感叹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也有对月亮的描写,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曹松的《月》则更多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起伏,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