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2:02
芦溪之山高插天,莲峰更压芦溪山。峰头青壁几千年,谁知玉阙藏神仙。平明采樵陈氏子,五云深处楼台起。中有攻仙白玉冠,方瞳射人秋自寒。台前一道白莲泉,七始花开一成莲。固知此子无仙骨,只以左彳右空左彳右同入仙室。低头乞命却走回,尚复褰裳取莲实。归来疑信互相传,朴哉此子非妄言。安知琼楼玉室峭千尺,即非面前崔嵬一片石。安知世人俗气厚如山,翻把琼楼玉室作石看。亦非仙人幻作石,世人俗眼自不识。安得鸿都道士白玉簪,持我此诗扣青壁。
芦溪的山高耸入云,莲峰更是压过了芦溪山。峰头的青壁已有几千年,谁知道玉阙里藏着神仙。清晨,采樵的陈氏子,在五云深处看到了楼台。楼台中有攻仙的白玉冠,方瞳射出的目光让人感到秋天的寒冷。台前有一道白莲泉,七始花开后形成一朵莲花。本来就知道这孩子没有仙骨,只是因为左彳右空左彳右同进入了仙室。低头乞命后却走回,还拿起衣裳取了莲实。回来后,大家互相传疑,朴实的这孩子并非妄言。怎么知道琼楼玉室高耸千尺,并非眼前的崔嵬一片石。怎么知道世人俗气厚重如山,反而把琼楼玉室当作石头看。也不是仙人幻化成石头,只是世人的俗眼不识。怎么才能得到鸿都道士的白玉簪,拿着我的诗去敲击青壁。
作者介绍:利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樵夫在采樵时偶遇神仙的故事,通过樵夫的视角展现了神仙世界的神秘与世人的无知,反映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樵夫的奇遇,描绘了一个神秘的神仙世界。诗中,“芦溪之山高插天,莲峰更压芦溪山”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为神仙的出现提供了背景。樵夫在“五云深处”看到楼台,楼台中有“攻仙白玉冠”,这些细节充满了神秘色彩。诗中的“方瞳射人秋自寒”和“台前一道白莲泉”进一步增强了神仙世界的神秘感。樵夫的经历和归来后的疑惑,反映了世人对超自然现象的无知和好奇。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希望能有“鸿都道士”来揭示这个世界的真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神秘世界的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樵夫的奇遇,展现了神仙世界的神秘和世人的无知,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莲峰”是指什么? A. 莲花峰 B. 芦溪山 C. 五云深处 D. 玉阙
樵夫在五云深处看到了什么? A. 白莲泉 B. 楼台 C. 方瞳 D. 白玉冠
诗中的“方瞳射人秋自寒”是什么意思? A. 方瞳射出的目光让人感到秋天的寒冷 B. 方瞳射出的目光让人感到秋天的温暖 C. 方瞳射出的目光让人感到秋天的美丽 D. 方瞳射出的目光让人感到秋天的悲伤
诗中的“琼楼玉室”是指什么? A. 神仙的宫殿 B. 世人的居所 C. 自然的景观 D. 樵夫的居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