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1:5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1:57:51
青玉案 春晚
作者: 徐灿 〔清代〕
为君憔悴春能几。
忘不了东风意。
燕子声高惊晓睡。
玉楼帘卷,朱扉环动,人在伤心地。
罗袖动春香不已。
折得花枝倩谁寄。
徘徊簪向宜春髻。
收奁未竟,薰衣欲换,蓦地垂娇泪。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和对心上人的思念。诗中提到自己为爱人而憔悴,春天的来临似乎也无济于事。东风的温暖让作者想起了燕子的鸣叫,惊动了他沉睡的心情。窗帘轻卷,门扉微动,自己却身处在伤心的境地。轻盈的衣袖散发着春天的香气,不知道折下的花枝该寄给谁。徘徊在镜前,打算把头发梳成宜春髻,却未能如愿,香气渐渐消散,不由得流下了娇泪。
徐灿,清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笔触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爱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本词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时,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思念与伤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情感状态。
《青玉案 春晚》是一首细腻唯美的词作,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忧伤。词的开头“为君憔悴春能几”,便直白地表达了因思念而憔悴的心情,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差不仅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也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来临并不能驱散内心的忧伤。
接下来的“忘不了东风意”更是表现了春风带来的温暖与希望,但在作者心中却是无奈的回忆。燕子的鸣叫声,仿佛是对作者的惊醒,让他从梦中醒来,面对现实的孤独。“玉楼帘卷,朱扉环动”,描绘出一种轻盈而又温柔的气氛,然而“人在伤心地”却让这种美好瞬间被忧伤所淹没。
“罗袖动春香不已”,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折花寄情的无奈,“倩谁寄”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望的矛盾心态。最后几句“徘徊簪向宜春髻,收奁未竟,薰衣欲换,蓦地垂娇泪。”则是情感的高潮,表现出一种难以自已的悲伤与失落。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春天的温暖,又有爱情的苦涩,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思念,通过春天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内心的孤独,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选择题:词中“东风”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燕子声高惊晓睡”,燕子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