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2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4:37
原文展示:
宴桃源(游湖) 曹冠 〔宋代〕 西湖避暑棹扁舟。忘机狎白鸥。荷香十里供瀛洲。山光翠欲流。歌浩浩,思悠悠。诗成兴未休。清风明月解相留。琴声万籁幽。
白话文翻译:
在西湖避暑时,我划着小船,忘却了世俗的机巧,与白鸥亲近。荷花的香气弥漫十里,仿佛是仙境瀛洲的供养。山色翠绿得仿佛要流动起来。歌声浩荡,思绪悠长。诗写成了,兴致还未尽。清风和明月似乎懂得挽留,琴声在万籁俱寂中显得格外幽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超脱世俗的情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避暑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雅士多有闲暇游历山水,享受自然之美。曹冠在西湖避暑时,被周围的自然景色所吸引,遂作此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湖避暑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中“忘机狎白鸥”一句,表达了作者忘却世俗纷扰,与自然亲近的超脱心境。“荷香十里供瀛洲”和“山光翠欲流”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西湖的美景,给人以视觉和嗅觉上的享受。后几句通过歌声、思绪、清风、明月和琴声的描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幽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美景之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西湖避暑时的超脱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忘机狎白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自然的亲近 C. 对超脱的向往 D. 对美景的赞美
“荷香十里供瀛洲”中的“瀛洲”比喻什么? A. 西湖 B. 仙境 C. 荷塘 D. 山光
诗中“山光翠欲流”形容了什么? A. 山色翠绿 B. 山光流动 C. 山色欲滴 D. 山光欲流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