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一鎛问耒》

时间: 2025-05-02 23:01:58

诗句

金坚虽不磨,木曲亦已揉。

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随後。

适从慵耕儿,虽功不见取。

良田常无收,何塞不耕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1:58

原文展示:

金坚虽不磨,木曲亦已揉。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随後。适从慵耕儿,虽功不见取。良田常无收,何塞不耕咎。

白话文翻译:

金属坚硬虽不易磨损,木头弯曲也已被揉制。有幸被主人使用,反而要求主人跟随在后。跟随懒惰的农夫,虽然有功却不见得被认可。良田常常没有收获,怎能不责怪不耕作的过错。

注释:

  • 金坚:指金属坚硬,不易磨损。
  • 木曲:指木头弯曲,已经过加工。
  • 幸蒙:有幸得到。
  • 反要主随後:反而要求主人跟随在后,意指被使用后还要主人服从。
  • 慵耕儿:懒惰的农夫。
  • 虽功不见取:虽然有功劳却不被认可。
  • 良田常无收:好的田地常常没有收获。
  • 何塞不耕咎:怎能不责怪不耕作的过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字景仁,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政的不满和对民生的关怀。此诗可能是在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王令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不被重视和人才的浪费时所作,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金属和木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金属坚硬不易磨损,木头弯曲已成形,这些都是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肯定。然而,“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随後”,表达了作者在被使用的同时,还要被迫服从的不满。后两句通过农耕的比喻,揭示了社会中勤劳者不被认可,良田无收的荒谬现象,强烈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坚虽不磨”:比喻作者的才能坚不可摧。
  • “木曲亦已揉”:比喻作者的才能已经得到锻炼和塑造。
  • “幸蒙主人用”:表达了作者被使用的幸运。
  • “反要主随後”:表达了作者在被使用的同时还要服从的不满。
  • “适从慵耕儿”:比喻跟随懒惰的农夫,暗指社会中不公的现象。
  • “虽功不见取”:表达了作者的功劳不被认可的无奈。
  • “良田常无收”:比喻好的才能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 “何塞不耕咎”:表达了作者对不公现象的责问。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金属和木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才能和遭遇。
  • 拟人:将金属和木头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特质和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不公和人才被埋没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坚:象征坚不可摧的才能。
  • 木曲:象征经过锻炼和塑造的才能。
  • 慵耕儿:象征懒惰和不公的社会现象。
  • 良田:象征好的才能和机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坚”和“木曲”分别比喻了什么? A. 金属和木头 B. 坚硬的才能和成形的才能 C. 坚硬的性格和柔软的性格 D. 坚硬的事物和柔软的事物

  2. 诗中的“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随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感激 B. 不满 C. 无奈 D. 愤怒

  3. 诗中的“良田常无收”比喻了什么? A. 好的田地常常没有收获 B. 好的才能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C. 好的机会常常被浪费 D. 好的环境常常不被重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令的其他诗作,如《秋怀》等,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王令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其二 本意 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 萍香颖卿即席见和,复拈此解 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 其二 济南杂忆 忆江南 其三 秋 忆江南 其六 本意 忆江南七章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尢字旁的字 包含糟的词语有哪些 恩甚怨生 实用主义 川字旁的字 坐而待弊 芳草鲜美 美人香草 長字旁的字 虚左 釆字旁的字 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刁的成语 耒字旁的字 替罪羊 弓隆 火城 沈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