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新竹》

时间: 2025-07-31 17:20:38

诗句

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7:20:38

原文展示:

咏新竹
作者:际智 〔清代〕

此君志欲擎天碧,
耸出云头高百尺。
只恐年深化作龙,
一朝飞去不留迹。


白话文翻译:

这棵竹子志向高远,想要撑起天空的碧蓝;
直耸入云,直高百尺。
只怕年岁渐深,它终将化为巨龙,
一旦飞起,就再也不留痕迹。


注释:

  • 此君:指这棵竹子,诗人通过拟人手法来形象化竹子的志向。
  • 擎天:高高地支撑着天,表示竹子生长得很高。
  • :指晴空,象征理想和抱负的高远。
  • :直立而高耸。
  • :象征着力量和自由,竹子化作龙的意象表达了对竹子未来的无限遐想。
  • 留迹:留下痕迹,指飞去之后不再有存在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际智,字惟仁,号静斋,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际智的诗歌常以自然为题材,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咏新竹》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兴盛之际。竹子作为一种象征,常被视为高洁、坚韧与志向远大的代表,诗人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新竹》以竹子为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此君志欲擎天碧”描绘了竹子向上的生长,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竹子的“耸出云头高百尺”不仅描绘了它的形态之高,也隐喻着人们追求理想的艰难与伟大。而“只恐年深化作龙”则引入了一个转折,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人生如竹,虽有高远的志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理想可能会改变,甚至化为虚无。“一朝飞去不留迹”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许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人们会迷失方向,最终留不下任何痕迹。整首诗在对竹子形象的描绘中,深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生命与时间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君志欲擎天碧”:竹子有志向高远,渴望支撑起碧蓝的天空。
  2. “耸出云头高百尺”:竹子直立而高耸,直插入云霄,寓意着高大的理想。
  3. “只恐年深化作龙”:随着时间的推移,竹子可能会转变,象征着理想的消逝。
  4. “一朝飞去不留迹”:一旦理想实现或改变,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竹子拟人化,赋予它志向与情感。
  • 比喻:将竹子比作龙,象征着力量与自由。
  • 对仗:诗句之间存在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理想与人生的追求,尽管志向高远,然而时间的流逝可能会使人迷失方向,最终留不下任何痕迹。这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相结合,形成了诗歌深邃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象征力量与自由,隐喻追求理想的最终转变。
  • :象征着理想与希望,表现出向上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此君”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棵竹子
    C. 一条龙

  2.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竹子的生长
    B. 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C. 时间的流逝

  3. “化作龙”的意象主要用来表达: A. 竹子的变化
    B. 理想的消逝与转变
    C. 竹子的力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郑板桥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咏新竹》与《竹石》:两者均以竹子为题材,但《竹石》更加注重竹子的坚韧不拔,而《咏新竹》则结合了对理想与时光的思考。两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双调】水仙子_东风花外小 【双调】殿前欢_啼红,杏 题郑所南兰 州名诗 数名诗 建除诗 治西湖诗 别诗 赠俊公道人诗 答何秀才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云龙井蛙 杀生之权 窅窅 门字框的字 牛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胡走游飞 刳胎杀夭 皮字旁的字 人给家足 蔚映 包含衽的词语有哪些 贪夫徇财 无如奈何 像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