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时间: 2025-05-10 05:39:37

诗句

石门酌水赋新诗,旧事曾闻吴隐之。

习习清风化贪懦,不图今见古齐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39:37

原文展示:

石门酌水赋新诗,旧事曾闻吴隐之。习习清风化贪懦,不图今见古齐夷。

白话文翻译:

在石门酌水之际创作了这首新诗,曾经听说过吴隐之的旧事。清风习习,能够感化贪婪和懦弱,没想到今天能见到古代齐国的风范。

注释:

  • 石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 酌水:指在水中取水或在水边饮酒,这里指在石门的水边。
  • 吴隐之:东晋时期的官员,以廉洁著称。
  • 习习清风:形容风轻柔而清新,这里比喻廉洁的风气。
  • 贪懦:贪婪和懦弱。
  • 古齐夷:古代齐国的风范,这里指廉洁正直的风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公度送别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时所作,表达了对廉洁风气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石门酌水的描绘,引出了对吴隐之廉洁事迹的回忆,进而表达了对清廉风气的向往。诗中“习习清风化贪懦”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清风比喻为能够感化人心的力量,形象生动。最后一句“不图今见古齐夷”,则表达了对友人能够传承古代廉洁风范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廉洁正直品质的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石门酌水赋新诗”,描绘了诗人在石门水边创作新诗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 第二句“旧事曾闻吴隐之”,引入了吴隐之的廉洁事迹,为后文的廉洁风气铺垫。
  • 第三句“习习清风化贪懦”,运用拟人手法,将清风比喻为能够感化人心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廉洁风气的向往。
  • 第四句“不图今见古齐夷”,表达了对友人能够传承古代廉洁风范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廉洁正直品质的推崇。

修辞手法:

  • 拟人:“习习清风化贪懦”中,将清风拟人化,赋予其感化人心的力量。
  • 比喻:将清风比喻为廉洁的风气,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廉洁风气,表达了对廉洁正直品质的推崇和对友人的期望。

意象分析:

  • 石门:象征着清新自然的环境。
  • 酌水:象征着清新自然的活动。
  • 吴隐之:象征着廉洁正直的品质。
  • 习习清风:象征着廉洁的风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隐之”是指: A. 宋代诗人 B. 东晋官员 C. 唐代文人 D. 明代画家 答案:B

  2. 诗中“习习清风化贪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不图今见古齐夷”表达了什么? A. 对古代齐国的怀念 B. 对友人的期望 C. 对古代风范的向往 D. 对现实的失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廉洁风气的向往。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廉洁风气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黄公度《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与王安石《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廉洁风气的向往,但黄公度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期望,而王安石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黄公度诗歌的历史背景。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皋兰被径 读史二十首 其九 读史二十首 其七 贺新郎 点绛唇·万顷蓬壶 读史二十首 其五 鹧鸪天·楼外秋千索尚悬 菩萨蛮·玉盘寸断葱芽嫩 浣溪沙·似水轻纱不隔香 虞美人·犀比六博消长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挨打受骂 差足自喜 艸字旁的字 包含陆的词语有哪些 子母相权 尢字旁的字 蝮蝐 纸枚 旌色 攴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华朴巧拙 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钦差大臣 不乏其人 需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