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29
唐时才子总能诗,
张祜轻狂李益痴。
管甚三姨偷玉笛,
诳他小玉写乌丝。
唐代的才子们总能作诗,
张祜轻浮而狂妄,李益则痴情无比。
谁在乎三姨偷走玉笛,
欺骗了小玉,让她画出乌黑的丝线。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风格多变,融入了诗人的独特视角。
创作背景:在宋代,文人雅士风流倜傥,诗歌成为社交的重要方式。刘克庄的这首诗反映了对唐代诗人的怀念以及对当时文人风气的批评。
《三叠》是刘克庄对唐代诗人张祜与李益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这两位才子的复杂情感。诗中,张祜被描绘为轻狂的形象,他的轻浮与狂妄正是当时文人风气的一种缩影;而李益则被描绘为痴情,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通过对这两位的对比,诗人不仅在缅怀唐代的风华,更在反思当时文人情感的真实与虚妄。
在描写三姨与小玉的情节时,诗人用一种轻松诙谐的笔调,揭示了人际关系中常见的欺骗与误解。三姨偷走玉笛的情节,不仅是对物品的象征,亦是对人际关系的隐喻,暗示着情感的错位与迷失。这种情感的纠葛,正是诗人在面对历史与人性的思考时所表现出的深邃。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语言生动,流畅的韵律与活泼的词语选择,使得这首诗既有趣味性,又引人深思。它不仅是对唐诗的致敬,更是对文人情感的深刻剖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文人情感的真实与虚妄,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欺骗与误解,同时反映了对唐代文化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张祜”与“李益”分别代表什么样的文人形象?
“三姨偷玉笛”这一情节主要传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