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4:33
古寺近田家,山寻石盆差。
化虫悬缢女,啼鸌响缫车。
僧坐树间石,马行溪畔沙。
野香无处辨,归路傍城斜。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座古老的寺庙,靠近农田。山中寻找的石盆各不相同。化作蝉的虫子悬挂在女儿的头上,啼鸣的鸹鸟声响起,和缫丝的车声交织在一起。僧侣坐在树间的石头上,马儿在溪边的沙滩上行走。野外的香气无处可辨,归家的路在城墙旁边斜斜地延伸。
此诗未直接引用某些古典典故,但表达了农村生活与寺庙的宁静氛围,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山水田园诗风格明显。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此诗作于梅尧臣隐居生活的时期,描绘了他在山中寻古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古老寺庙的恬静与自然的和谐。开头两句“古寺近田家,山寻石盆差”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乡村环境,一方面有古寺的庄严,另一方面又有农村的生活气息。这种对比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展现了人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接着“化虫悬缢女,啼鸌响缫车”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声音和情景,仿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脉动与乡村的日常。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的声音与人类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
最后四句“僧坐树间石,马行溪畔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描绘了僧侣的静谧与马儿在溪边悠闲的场景。最后一句“野香无处辨,归路傍城斜”则让整首诗充满了归隐的意味,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乡土的依恋与对归宿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化虫”是指什么?
A. 蝉
B. 蜜蜂
C. 蚕
D. 蟋蟀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A. 归家的路旁是花香
B. 归家的路旁是城墙
C. 归家的路旁是河流
D. 归家的路旁是山峰
诗中提到的“啼鸌”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鸦
B. 燕子
C. 麻雀
D. 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