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5:4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5:49:44
作者: 王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单于的无奈,单于未向南方放牧,天山下满是席萁。借咏席萁之帘,暗指公门中的竞争并不容易,提醒不要轻易被外人欺骗。看到许多文人聚集在一起,时常寄去五花笺写诗。接着提到海边的小事,像是花烧落的书信,雨水将家门弄得湿漉漉。一朝金凤在庭前降临,应该是虚皇的诏令。最后描绘了宣城四周水面茫茫,草丛覆盖着江城,竹子形成了墙壁。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若水,生于长安,后居于江南,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他的作品清新秀丽,风格独具,常以生活琐事见长。
此诗可能创作于王建为官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王建的《句》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及对外界的观察。开头的“单于不向南牧马”不仅点明时代背景,也暗示了诗人对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文化的思考。而“席萁遍满天山下”则运用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考与隐喻。诗中“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官场竞争的无奈与警惕。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交织,展现了王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观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官场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中“单于不向南牧马”意指什么?
A. 游牧民族的习惯
B. 诗人对南方的向往
C. 对政治的无奈
D. 以上皆是
“席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荣
B. 官场的竞争
C. 自然的美丽
D. A和B
答案: 1.D; 2.D
王建的《句》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使用上均运用了自然元素,但王建的作品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