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时间: 2025-05-23 01:12:55

诗句

千里空携一影来,白头更着乱蝉催。

书生身世今如此,倚遍周家十二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12:55

原文展示:

千里空携一影来,白头更着乱蝉催。
书生身世今如此,倚遍周家十二槐。

白话文翻译:

千里之外,我孤独地带着影子而来,白发愈发显得苍老,恰如那纷乱的蝉声催促着我。书生的身世如今竟然如此,依靠着周家那十二棵槐树,感慨万千。

注释:

  • 千里:形容距离远。
  • 空携:空着手来,形容孤独的状态。
  • :指的是自己的孤独。
  • 白头:指年老,白发苍苍。
  • 乱蝉催:形容蝉鸣声嘈杂,暗示时间的流逝。
  • 书生:指读书人,书卷气较重的人。
  •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命运。
  • 倚遍:依靠、倾靠。
  • 周家十二槐:指的是周家的一处名胜或古树,象征着历史的厚重。

典故解析:

“周家十二槐”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或家族的历史,与古代名人有关。此处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表明诗人对身世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0—1115),字仲明,号退庵,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写景抒情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千里空携一影来”开篇,瞬间营造出一种孤独和远行的氛围。诗人以个人的影子比喻孤独的身世,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行旅感。接着“白头更着乱蝉催”,不仅描绘出诗人白发苍苍的状态,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催促,蝉声的喧闹仿佛在提醒着生命的流逝。诗的后两句“书生身世今如此,倚遍周家十二槐”则进一步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倚靠着周家那古老的槐树,仿佛在追溯历史,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变迁。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映照自己的内心,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里空携一影来:在千里之外,我带着孤独的影子而来,表达了孤独的旅途感。
  2. 白头更着乱蝉催:年华已逝,白发愈加明显,蝉声嘈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3. 书生身世今如此:反映出自己作为书生的身世与处境,感慨身世的无奈。
  4. 倚遍周家十二槐:依靠着周家的古槐,象征着对历史的依恋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影子比作孤独,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千里”和“白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蝉声的“催”,使得自然与人情更为紧密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与反思,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内心的空虚。
  • 白头:与老去和时间流逝相关的意象。
  • :象征夏季的喧嚣与时光的匆匆。
  • 槐树:传统的象征,代表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里空携一影来”中的“影”指代什么?

    • A. 朋友的影子
    • B. 自己的孤独
    • C. 旅行的风景
    • D. 家乡的记忆
  2. “白头更着乱蝉催”中“乱蝉催”表现了什么?

    • A. 美好的夏天
    • B. 时间的流逝
    • C. 蝉的欢快
    • D. 自然的宁静
  3. “倚遍周家十二槐”中的“倚”有什么作用?

    • A. 依靠历史
    • B. 依赖他人
    • C. 依偎自然
    • D. 依恋过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陈与义:李白的豪放与陈与义的忧伤形成鲜明对比,两者在对人生的理解与表达上有着不同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雨中花(按调乃满路花) 一丛花 蓦山溪(次陈帅用曹元宠梅花韵) 满庭芳 满庭芳(八月十六日醴陵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琴瑟和好 日字旁的字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五鬼闹判 硗崅 毛子 倒八字的字 五福 石字旁的字 拍案称奇 水字旁的字 忐忐忑忑 尹孚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饰开头的成语 进退无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