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2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25:58
在昔哲王观民志。庶羞百品因时备。为善不同同归治。蔬膳菲食化始至。率物以躬行尊位。
在古代贤明的君王观察人民的意愿时,常常谦虚地以各种美食来适应不同的时节与需要。治理国家的善行各有不同,最终指向和谐的治国之道。饮食虽然简单,但从中可以看出最初的本质。身为统治者,应以身作则,尊重自然之道。
“昔哲王观民志”可追溯到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智慧,强调统治者要倾听民意,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古代君王如周公、孔子等均重视民心。诗中提到的“蔬膳菲食”反映了朴素的生活方式和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与和谐的思想。
作者介绍: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湘东,南朝梁时期的重要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文,尤其以骈文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沈约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治理理想的追求,呼吁统治者应以德治国,强调为善与民生的重要性。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不仅仅是一首关于饮食与治理的诗,更是对古代治国理政理念的深刻反思。沈约通过简洁的语言,揭示了贤明君主应具备的道德品质——谦虚和以身作则。诗中“庶羞百品因时备”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强调治理的根本在于体察民情、顺应民意。
这首诗的意象简练而富有哲理,尤其在提到“蔬膳菲食”时,不仅仅是指饮食的简单,而是更深层次的对物质生活的态度,反映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沈约通过对古代贤明君王的描绘,展现了理想治理的图景:君主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引导下属,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亦不可忽视道德与精神的提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歌表达了贤明治理的重要性,强调统治者应以谦逊和以身作则来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沈约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传达出对理想治国理念的追求,体现出一种关怀民生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哲王”主要指的是哪种类型的统治者?
“蔬膳菲食”在文中强调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同归治”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