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潮阳石塔寺》

时间: 2025-07-29 13:02:27

诗句

投檄真成出瘴乡,篮舆渐喜到僧坊。

长风解事吹江雨,乞与行人五月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02:27

原文展示:

题潮阳石塔寺 黄公度 〔宋代〕

投檄真成出瘴乡,篮舆渐喜到僧坊。 长风解事吹江雨,乞与行人五月凉。

白话文翻译:

我辞去官职,真正离开了那充满瘴气的地方,坐在轿子里,渐渐高兴地到达了僧人的住所。 长风似乎懂得人情,吹来江上的雨,为行人们带来了五月的凉爽。

注释:

  • 投檄:指辞去官职。
  • 瘴乡:指充满瘴气的地方,通常指南方多瘴气的地区。
  • 篮舆:古代的一种轿子。
  • 僧坊:僧人的住所,即寺庙。
  • 长风:持续的大风。
  • 解事:懂得人情,这里指风似乎有意为人带来凉爽。
  • 乞与:给予,带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初年诗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景小情,表达个人情感。此诗作于黄公度辞官归隐途中,表达了他离开官场,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公度在辞去官职后,离开南方瘴气之地,前往僧坊(寺庙)途中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凉爽的感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离开官场后的轻松心情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首句“投檄真成出瘴乡”直接点明了诗人辞官的行动,以及离开瘴气之地的喜悦。次句“篮舆渐喜到僧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前往寺庙的愉悦心情。后两句“长风解事吹江雨,乞与行人五月凉”则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长风赋予了人情味,为行人们带来了五月的凉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首句“投檄真成出瘴乡”:诗人通过“投檄”一词,表明了自己辞去官职的决心,而“瘴乡”则形象地描绘了南方多瘴气的环境,暗示了官场的险恶和诗人离开的决心。
  • 次句“篮舆渐喜到僧坊”:诗人坐在轿子里,心情渐渐愉悦,因为他即将到达僧人的住所,这里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 后两句“长风解事吹江雨,乞与行人五月凉”: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长风描绘得如同有智慧的生命,它懂得为行人带来凉爽,这里的“乞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长风赋予了人情味,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和亲切。
  • 比喻:通过“瘴乡”比喻官场的险恶,通过“僧坊”比喻宁静的隐居生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离开官场后的轻松心情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情变化,传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瘴乡:象征官场的险恶和压抑。
  • 僧坊:象征宁静和超脱。
  • 长风和江雨:象征自然的恩赐和凉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投檄”指的是什么? A. 投递书信 B. 辞去官职 C. 参加考试 D. 接受任命

  2. “瘴乡”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宁静的乡村 C. 险恶的官场 D. 繁华的城市

  3. 诗中的“长风解事吹江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这首诗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但黄公度的诗更加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黄公度诗歌的背景。

相关查询

虞美人 乙亥上巳,南京乌龙潭禊集,阻事未往,友人代拈“缀”字为韵 虞美人 枫桥夜泊寄采湘 虞美人 虞美人 春晚 虞美人 六禾称病谢客,不忘填词。依调慰之 虞美人 寒柳 虞美人 题莲花画帧 虞美人 牵牛花 虞美人 美人风筝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指标 整装待发 能工巧匠 包含池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盐的词语有哪些 乌踷兔走 先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邪魔外祟 不患寡而患不均 秦淮 置醴 风集 野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