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8: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8:47:37
原文展示:
白沙夜闻滩声 黄公度 〔宋代〕 错认松负万壑传,又如急雨碎池莲。 青灯孤馆元无寐,况复溪声到枕边。
白话文翻译:
我误以为松树背负着万壑的回声,又像是急雨打碎了池中的莲花。 在青灯照耀的孤寂旅馆里,我本就无法入睡,更何况溪水的声音还传到了我的枕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白沙听到滩声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孤寂旅馆中的孤寂和无法入睡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黄公度旅途中,夜晚在白沙地区听到滩声时所作。诗中通过滩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孤寂环境中的孤独感和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听到滩声的情景。首句“错认松负万壑传”,以松涛声比喻滩声,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宏大和深远。次句“又如急雨碎池莲”,则以急雨打碎池莲的景象,形容声音的急促和清脆。后两句“青灯孤馆元无寐,况复溪声到枕边”,则表达了诗人在孤寂旅馆中的孤独感和无法入睡的感受,滩声的传入更增添了诗人的孤寂和不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体验和对孤独境遇的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滩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孤寂环境中的孤独感和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体验。诗中的滩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不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