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15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15
《长干行二首》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从初恋到婚姻,再到思念的心路历程。她的发初覆额,正是青春的开始,和同伴郎骑竹马时的无忧无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十四岁时嫁给了爱人,但羞涩不敢见面。到十五岁时,心中对未来的憧憬逐渐展开,但仍然深信着对彼此的承诺。十六岁时,爱人远行,她孤独地在家,听到猿声悲哀。门前的足迹被苔藓覆盖,时光悄然流逝,无法打扫。随着季节的变化,思念愈加深重,她愁苦的心情在秋风中加重。她期待与爱人的重聚,却又担心这种相聚遥遥无期。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作品多描绘豪放、奔放的情感,擅长抒发个人情怀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及女性的情感生活。诗中女性的思念与孤独,展现出李白对爱情与离别的深刻理解。
《长干行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年轻女子从青涩的爱情到忧伤思念的心路历程。开篇即以“妾发初覆额”引入,勾勒出少女的纯真与羞涩。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将时间推移至她的婚姻生活,描绘了她与爱人间的亲密与无邪,直至爱人远行后的孤独与思念。每一段情感都通过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相结合,体现了情感的层次感与深度。特别是“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将思念与自然的悲鸣相结合,增添了情感的厚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传达了对青春的珍视与对爱情的渴望,显示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情怀与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爱情的回忆、对婚姻生活的期待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体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深刻情感与社会地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白的《长干行二首》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诗中“妾发初覆额”中的“妾”指的是什么?
“郎骑竹马来”中的“竹马”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长干行》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表现了对离别的哀伤,但李白更侧重于青春的刻画与思念,而白居易则强调了人生的苦乐与变化。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