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09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独自一人在水中,泥沙漂浮,水面浑浊看不见月亮。
即使看不见月亮也还好,水深到连行人都淹没了。
越鸟从南方飞来,胡鹰也向北飞渡。
我想向天上弯弓射箭,却担心中途迷失了归路。
落叶离开树木,随风飘零。
客人无处可寄托,心中悲伤与此相同。
罗帏轻轻展开,似乎有人在开启。
明月直射进来,让人无从猜测。
雄剑挂在墙壁上,时常发出龙鸣。
不断出现的犀牛与象,绣出的苔藓生长繁茂。
国家的耻辱尚未洗雪,怎么能成就名声呢?
神鹰在梦中飞翔,不顾那鸱鸢。
为了你我一击,鹏鸟直上九天。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独漉篇》写作于李白流亡生涯之中,表现了他在政治失意、人生迷惘时的感受。诗中反映了李白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严肃关切。
《独漉篇》通过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自由的向往。开篇“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以水浑浊象征诗人对现实的迷茫,暗示他在世俗纷扰中的孤独与无助。而“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则引入自然界中的自由飞翔,映射出诗人心中对归属与理想的追求。
在“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中,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欲行而不得”的情感。接下来,落叶的飘零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悲伤,“客无所托,悲与此同”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则是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李白诗歌中的豪放与深邃,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由的渴望,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与历史责任感。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越鸟”代表什么?
《将进酒》与《独漉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