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慰张石山幼子亡》

时间: 2025-04-22 22:29:24

诗句

无子虽可悲,有子未为喜。

断以释子言,莫非假合耳。

杜陵咏为麟,瑞物能有几。

昌黎谓之枭,恶德乃类是。

无之恐无后,有之亦为累。

苟非弗克肖,曷若听其逝。

颜路之亡回,宣尼之丧鲤。

此皆长而贤,痛甚于幼死。

夷甫虽尝云,情钟在我辈。

过哀亦奚为,巡有复生理。

子夏空失明,季札号知礼。

吾友方盛年,何忧乏良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29:24

原文展示

《慰张石山幼子亡》
作者:卫宗武〔宋代〕

无子虽可悲,有子未为喜。
断以释子言,莫非假合耳。
杜陵咏为麟,瑞物能有几。
昌黎谓之枭,恶德乃类是。
无之恐无后,有之亦为累。
苟非弗克肖,曷若听其逝。
颜路之亡回,宣尼之丧鲤。
此皆长而贤,痛甚于幼死。
夷甫虽尝云,情钟在我辈。
过哀亦奚为,巡有复生理。
子夏空失明,季札号知礼。
吾友方盛年,何忧乏良嗣。

白话文翻译

无子虽然令人悲伤,但有子也未必就值得高兴。
我断言,这都是释子的言论,难道不是假合而成的吗?
杜甫在杜陵咏叹麟,祥瑞的东西能有几样呢?
昌黎称之为枭,恶德的东西本就有类同。
没有孩子害怕没有后代,有了孩子也是一种负担。
如果没有子嗣能够继承,何不让他们安然离去?
颜回的死,曾经让孔子痛心,宣尼失去鲤鱼更是心痛。
这些都是长者和贤士,失去的痛苦远比幼子之死更为沉重。
夷甫曾经说过,情感是在我们这一辈人中。
过于悲哀又有什么意义,生命自然有其规律。
子夏白白失去光明,季札却被称颂为知礼。
我的朋友正值盛年,何必忧虑没有良好的后嗣?

注释

  • 释子:指释道的思想,强调无常和因缘的观念。
  •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他的诗中常有咏叹。
  • 昌黎:指韩愈,常以枭雄著称。
  • 颜回:孔子的学生,因其品德高尚而受到称赞。
  • 子夏:孔子的另一位学生,以其失明而被感叹。
  • 季札:春秋时期的贤士,以礼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诗风著称,常在作品中探讨人生哲理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个人失子之际,表达了对生死、子嗣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命运的无奈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后代压力的普遍认知。

诗歌鉴赏

《慰张石山幼子亡》通过对“无子”与“有子”的对比,深入探讨了生死与后代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卫宗武首先表达了对失去幼子的悲痛,但随即又提出“有子未为喜”的观点,令读者思考孩子的存在与否并非简单的喜悦或悲伤,而是更深层次的责任与负担。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典故,如杜甫、韩愈、颜回等,都是对文化传承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尤其是“无之恐无后,有之亦为累”这一句,揭示了人们对后代的期望与失望,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个体命运的无情。最后,卫宗武以“过哀亦奚为”收尾,表达了一种对生命规律的无奈接受和豁达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既有哲理的思考,又有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深邃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子虽可悲,有子未为喜:没有孩子固然悲伤,但有孩子也不一定就值得欢喜,暗示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失望。
  • 断以释子言,莫非假合耳:引用释子的观点,强调人生无常,孩子的存在可能只是表面现象。
  • 杜陵咏为麟,瑞物能有几:提到杜甫的诗,蕴含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 昌黎谓之枭,恶德乃类是:提及韩愈,将恶德的人与贤良之士做对比,讽刺社会的道德沦丧。
  • 无之恐无后,有之亦为累:表达无子与有子的两难,不同的选择都带来各自的烦恼。
  • 苟非弗克肖,曷若听其逝:如果孩子不成材,那何不让他们安然离去。
  • 颜路之亡回,宣尼之丧鲤:以历史人物的例子来强调长者之死的痛苦。
  • 此皆长而贤,痛甚于幼死:长者的逝去比幼子的去世更加令人心痛。
  • 夷甫虽尝云,情钟在我辈:引用夷甫(王勃),强调情感在当代人的重要性。
  • 过哀亦奚为,巡有复生理:过于悲哀没有意义,生命自有其规律与轮回。
  • 子夏空失明,季札号知礼:提及孔子门徒的不同命运,反映人生的多样性。
  • 吾友方盛年,何忧乏良嗣:最后感慨,自己身边的朋友正值壮年,何必忧虑子嗣问题。

修辞手法

  • 对比:无子与有子的对比,突显两者的复杂情感。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增添诗的厚度。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生命的无常和对后代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失去的痛苦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最终指向对生命规律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幼子: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希望的寄托。
  • 杜陵:代表文化传承与人文情怀。
  • 长者:象征智慧与责任,反映出社会对德行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无子”与“有子”分别代表什么?

    • A. 喜悦与悲伤
    • B. 责任与负担
    • C. 生与死
    • D. 亲情与友情
  2. “过哀亦奚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愤怒
    • B. 无奈
    • C. 欢喜
    •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杜甫《登高》与卫宗武的作品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悟,杜甫在面对自然与人生的艰辛时,表现出深沉的悲伤与无奈;而卫宗武则更侧重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对后代的复杂感情,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梅隐亭 满庭芳(立春日呈刘春卿) 千秋岁·薰风散雾 龙门呈心老 哀徐朝议恭人潘氏 游毛公洞六首 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 四面山午饭澡雪尘土往太湖二首 其一 送赵端质归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父之功 耒字旁的字 七发 六神 诗公 鬼字旁的字 治掌 包含苟的词语有哪些 祥云瑞气 恭结尾的成语 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端生事 陆海潘江 半夜三更 耂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毁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