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6:08
挽卢氏子考功
二难不在机云下,犹记联翩入洛来。
方喜朱弦将迭奏,忽惊白璧已双埋。
守曹参法曾传髓,效玉川诗亦夺胎。
愁绝象贤肇家传,夜窗三复有馀哀。
这首诗表达了对卢氏子考功的追思与哀悼。诗人提到,身处机缘(指人际关系或命运)的云影之下,仍然记得他曾如飞燕般来到洛阳。原本喜悦于他的音乐才能要再度展现,却突然惊醒于他已双双埋藏的白璧(象征着美好与珍贵)。提到守曹的法则曾传承至今,模仿玉川(指王维)诗作的灵魂也被夺去。最终,愁苦已绝,象贤(指象贤之道)似乎已经断绝,夜窗下反复思念,心中满是哀伤。
刘克庄,字仲甫,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文赋。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体现出对现实的感慨与思考。
此诗作于卢氏子考功去世后,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怀念与哀悼。考功作为一位有才华的年轻人,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寄托,展现了作者对故人的追思。诗中用“二难不在机云下”开篇,表明了人生的无常与机缘的难得,紧接着“犹记联翩入洛来”,表达了对已故者往昔情景的怀念。诗人在回忆中,表现出一种反差的情感:从原本的欣喜到突然的惊愕,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守曹参法曾传髓”,诗人借用曹参的典故,表达对传统和法则的追求,但同时又感到模仿的无力,“效玉川诗亦夺胎”则暗示着对才华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无奈。最后两句“愁绝象贤肇家传,夜窗三复有馀哀”通过夜晚的静谧与重复的思念,加深了整首诗的哀伤氛围。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卢氏子考功的追忆,更是对生命、才华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卢氏子考功的追忆,探讨了才华的脆弱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与对传统的追求。
“二难不在机云下”中的“机云”指的是什么?
A. 人际关系
B. 自然现象
C. 机遇与命运
诗中提到的“白璧”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生命的脆弱
C. 才华与美好
最后两句“夜窗三复有馀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哀伤
C.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