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3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33:47
甲辰春日二首 刘克庄
学问过时已悍坚,
文章垂老未精专。
薰琴何患无赓载,
秋扇明知有弃捐。
旧读温寻浑不记,新吟锻炼久方圆。
此生幸不当词翰,
免被人嘲上水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问和创作能力的反思。他感叹自己的学问已经过时且十分顽固,写出来的文章也因为年纪渐长而不够精专。尽管如此,他并不担心没有人来给他的琴曲配乐,秋天的扇子虽然知道会被丢弃,却依然存在。他回忆起以前读书时的模糊记忆,如今新作的诗歌经过锻炼方才变得圆润。诗人感到庆幸自己不再从事诗文创作,免得受到别人的嘲笑。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风雄浑,常以直抒胸臆和哲理思考见长。他的作品受到唐宋诗人的影响,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甲辰春日二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风气逐渐沉稳,诗人对个人才华与社会认同的思考愈加深入。在这个背景下,刘克庄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感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传统与创新的探索。
这首诗通过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学问与创作经历的深刻感悟。开篇的“学问过时已悍坚”道出了诗人对自己学识的自我质疑,说明他意识到自己的学问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变迁,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接下来的“文章垂老未精专”则表达了他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失落感,仿佛时间的流逝使他的才华逐渐枯竭。
而“薰琴何患无赓载”则转向一种自我安慰,表达了即使在艺术创作上受到限制,他也不必过于忧虑,仿佛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存在本身,而非外界的认可。此外,诗中对“秋扇”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被遗弃的价值的感慨,折射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最后,诗人以“此生幸不当词翰”作结,显示了他对自己未再投身于诗文创作的庆幸,摆脱了被人嘲诮的压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学识和创作能力的思考,以及对艺术价值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挣扎与自我解脱的情感。
诗人对自己学问的态度是怎样的?
“秋扇”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联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