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2:53
近蒙夏蒙夫
作者: 葛胜仲 〔宋代〕
百家六艺日披吟,问学渊源已造深。
旧直蓬山无俗梦,今官槐市有清阴。
公馀绿绮乘閒抚,客退黄庭每自临。
官冷定知尘满甑,谁人裹饭慰愁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学习和生活的感悟。作者提到自己每天都在吟诵百家经典和六艺(指的是古代的六种学问),对学问的渊源有了深入的理解。昔日的蓬山(隐士的理想生活地)没有世俗的梦幻,现在的官场(槐市)则有着清幽的环境。闲暇时,作者喜欢弹奏绿绮(古琴),而当朋友离去后,常常自我沉浸于黄庭(黄庭坚的书法作品,象征高雅的境界)。在官场上,虽然环境冷清,却能体会到生活的琐屑与烦恼,谁能为我包裹饭食,以安抚我心中的忧愁呢?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善于表现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其作品常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学习与生活的反思期,反映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中透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又对现实的无奈与烦恼。
这首诗以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沉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开头两句通过对“百家六艺”的吟诵,表现出作者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接下来的对比,呈现出诗人对昔日隐士生活的怀念,与现今官场生活的清幽对照,反映出他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公馀绿绮乘閒抚,客退黄庭每自临”两句,展现了诗人闲暇时的生活状态,既有弹奏古琴的闲适,也有品味书法的雅趣,体现了其高雅的修养和独立的精神。而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在官场生活的冷清中,感受到生活的琐碎与无奈,表达了对心灵慰藉的渴望。
整首诗在形式上注重对仗,音韵和谐,情感层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文化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又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烦恼,揭示了文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百家六艺”指的是哪些学问?
A. 诗、书、画
B. 礼、乐、射、御、书、数
C. 医、理、工、农
“蓬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理想的隐士生活
C. 官场的冷清
诗中提到的“绿绮”代表什么?
A. 一种清茶
B. 古琴
C. 一种诗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