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8:10
安閒喜得伴林居,分教无功恨有馀。
闵贡政为投劾计,何蕃空上乞留书。
论文每愧瑕疵汝,廷誉何烦俎豆予。
谁识白云千里念,终更计日望吾庐。
我在林间静谧地居住,心中欢喜;
教导他人却无所成就,心中多有遗憾。
因对贡士的政事投书劾奏,
为何要空手向友人乞求留书。
每次写论文总是惭愧有瑕疵,
朝廷的赞誉何必用筷子和豆腐来分?
谁能懂得我对远方白云千里的思念,
最终只得一天天盼望回到我的小屋。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风格多为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葛胜仲在林间隐居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仕途的无奈。诗中表达了他对教育与政事的思考,也传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透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思考与情感。开篇以“安閒喜得伴林居”引入,展现了诗人所处的宁静环境,心境也随之变得安详。然而,随之而来的“分教无功恨有馀”,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教导他人无所成就的失落之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他对贡士政事的关切,以及对劾奏的思考,进一步突显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焦虑。
“论文每愧瑕疵汝,廷誉何烦俎豆予”一联,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学术水平的自我批评,以及对朝廷赞誉的淡然。这里,通过俎豆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强调了个人修养和内心的追求。
最后两句“谁识白云千里念,终更计日望吾庐”,则将情感推至高潮,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这种情感的真实与深沉,使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思考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享受、对教育无功的遗憾、对政治的关切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一种超然的情怀与对理想的执着。
诗中“安閒喜得伴林居”的意思是:
A) 诗人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诗人享受宁静的隐居生活
C) 诗人对教书育人的热爱
答案:B
“分教无功恨有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教育工作的喜爱
B) 对自己无所作为的遗憾
C) 对政治的热衷
答案:B
诗中的“白云”象征的是:
A)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B) 诗人对生活的烦恼
C) 诗人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A
《静夜思》 - 李白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愁。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描述隐逸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