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出峡》

时间: 2025-04-26 12:15:18

诗句

牵舟已出峡,何旦复当还。

蒲溪应渐近,已见宋平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18

原文展示:

出峡 张嵲 〔宋代〕

牵舟已出峡,何旦复当还。 蒲溪应渐近,已见宋平山。

白话文翻译:

将船牵引出峡谷,何时才能再次返回? 蒲溪应该渐渐近了,已经看到了宋平山的轮廓。

注释:

  • 牵舟:牵引船只。
  • 出峡:离开峡谷。
  • 何旦:何时。
  • 复当还:再次返回。
  • 蒲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即将到达的地方。
  • 宋平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蒲溪附近的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初年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此诗可能是在他旅行途中所作,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目的地的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嵲旅行途中所作,通过描述离开峡谷和即将到达蒲溪的情景,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目的地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牵舟已出峡”和“蒲溪应渐近”两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诗中“何旦复当还”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归途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牵舟已出峡”:描述了诗人牵引船只离开峡谷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
  2. “何旦复当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归途的期待。
  3. “蒲溪应渐近”:描绘了诗人即将到达蒲溪的情景,表达了对目的地的期待。
  4. “已见宋平山”:描述了诗人已经看到了宋平山的轮廓,增添了旅途的实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牵舟已出峡”与“蒲溪应渐近”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峡”、“蒲溪”、“宋平山”等意象,营造了旅途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旅途中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归途的期待。

意象分析:

  • “峡”: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未知。
  • “蒲溪”:象征着目的地和希望。
  • “宋平山”:增添了旅途的实感,象征着旅途的进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蒲溪”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植物名
  2. 诗中“何旦复当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不确定 C. 悲伤
  3. 诗中“已见宋平山”描绘了什么情景? A. 诗人离开 B. 诗人到达 C. 诗人观望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嵲的其他山水诗,如《江上》、《山行》等。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进行对比,如《山居秋暝》、《鹿柴》等,展示不同诗人的山水诗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张嵲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雁过妆楼 次吴梦窗韵 新雁过妆楼 西湖见倚楼者 新雁过妆楼 新雁过妆楼 题钝剑听秋图 新雁过妆楼 题春华倚醉图用彊村韵 新雁过妆楼 七夕北海游宴和梦窗声韵 新雁过妆楼 新雁过妆楼 得晦闻书,怅然赋答 新雁过妆楼 新秋 新雁过妆楼 和六禾韵,答霞盦山楼听雨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带一江 溢巷填街 鹿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周曲 党侠 力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包含灿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人生地不熟 筚路蓝缕 信而有征 星流电击 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锅烟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