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4:02
雪侵横驿苔枝古,莫作江南一样看。
酝藉春情可逊老,棱层诗骨孟郊寒。
也知余子十分俗,雅有书生半点酸。
政恐刘郎识桃耳,相从冷澹亦良难。
雪覆盖了古老的驿站,苔藓在枝头生长,不要把它和江南的景象相提并论。
春意虽浓,但比起老前辈的情感,仍显得尚浅;
诗的韵味和结构,拿孟郊的寒意来比,似乎还显得不够。
我知道你们这些年轻人都很世俗,而我却有些书生气,带着几分酸涩。
恐怕刘郎对桃花只是一知半解,冷眼旁观也难以相知。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君平,号江宁人。方岳以其清新的诗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方岳与刘良叔(即刘克庄)相约观梅时。诗中对梅花与苔藓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风格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与苔藓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篇以“雪侵横驿苔枝古”引入,描绘了北方冬季的清冷与古老的驿站,给人一种苍凉与孤寂之感。与江南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提示我们不要以江南的温暖和生机来评判北方的苔梅,体现出对地域差异的敏感与思考。
接下来,诗人提到“酝藉春情可逊老”,表达出对春天情感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自谦自己与古人相比的不足。通过对孟郊的提及,诗人引入了一个文化典故,表明自己虽有诗意,但仍需向前辈学习,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最后,诗人自我反省,认为当代文人往往显得世俗,缺乏对事物的真正理解。结尾以“政恐刘郎识桃耳”作总结,暗示即使与朋友同游,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共鸣却是困难的,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北方苔梅的描写,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当代文学和个人境遇的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刘郎”是指谁?
A. 刘克庄
B. 白居易
C. 陶渊明
诗中“雪侵横驿苔枝古”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温暖
B. 寂寥
C. 热闹
“酝藉春情可逊老”中的“逊”是什么意思?
A. 超过
B. 不如
C. 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