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48:44
《洞仙歌·荆轲入秦》
感恩知己,白衣冠易水,风雪萧萧声变徵。恨武阳不武,胆小如鼷!太辜负,市骏燕丹太子!图穷匕首见,走柱回环,懗杀秦廷诸武士。翻悔樊于期,杀身成仁。还问你,头颅有几?倘若是渐离与君来,又何致劫盟,荆卿枉死!
感谢知己的支持,身穿白衣在易水河边,风雪萧瑟,乐声变得悲凉。我恨武阳的勇气不足,胆小如鼠!太辜负了,市上骏马的燕丹太子!图谋已尽,匕首终于露出,转身回旋,想要杀死秦朝的武士。翻思樊于期,宁愿死而成仁。还要问你,头颅有几个?如果渐离和你一同来,又何必设下劫盟,让荆卿白白死去!
作者介绍:许南英是清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闻名。他的诗多描写历史事件及英雄情怀,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下,表现了对荆轲的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历史悲剧的深思。诗人通过荆轲的故事,表达了对于理想、勇气与背叛的复杂情感。
这首《洞仙歌·荆轲入秦》以荆轲刺秦的历史事件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英雄壮举的敬仰和对悲剧结局的深切惋惜。开篇即以“感恩知己”引入,表明了知己在英雄事业中的重要性,接着描绘了荆轲在恶劣环境中的决然与孤独。风雪萧萧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英雄的无奈和悲壮。
“恨武阳不武,胆小如鼷”,表达了对勇气的渴望和对懦弱的愤恨,显示了诗人对勇士精神的深切向往。接下来提到的“太辜负,市骏燕丹太子”,则体现了对燕丹出卖友情、未能支持荆轲的失望与批判。
“图穷匕首见”,这一经典的成语不仅传达了刺杀的紧迫感,也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最后的“倘若是渐离与君来”,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希冀与对英勇行为的惋惜。
整首诗在情感上极为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也有对背叛与无奈的批判,体现了复杂的人性与历史的悲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荆轲的故事,探讨了勇气、理想与背叛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现了对英雄的崇敬与对历史悲剧的惋惜,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洞仙歌·荆轲入秦》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图穷匕首见”指的是什么?
诗中“倘若是渐离与君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