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前望江麹令颂德》

时间: 2025-07-12 13:40:59

诗句

政绩虽殊道且同,无辞买石纪前功。

谁论重德光青史,过里犹歌卧辙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40:59

原文展示:

政绩虽殊道且同,无辞买石纪前功。
谁论重德光青史,过里犹歌卧辙风。

白话文翻译:

即使政绩各有不同,但做事的道理却是相同的;
不必用言辞去买卖石碑来纪念过去的功劳。
谁来论评重德之人能否光耀青史,
路过的人依然会歌唱那卧在车辙上的风。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同,区别。
  • :指治国之道,做事的原则。
  • 无辞:无需言辞,意指不必口头表述。
  • 买石:指用金钱贿赂以求得刻碑立传。
  • 纪前功:纪念过去的功劳。
  • 重德:重视道德。
  • 青史:指历史上留下的美好名声。
  • 过里:路过此地的人。
  • 卧辙风:意指道路上车辙中的风,含有一种随意、自由的气息。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青史”是指历史上的记载,重德之人总会在历史中留下印记。诗中提到的“卧辙风”,也暗示了路过之人对历史的感慨与自然的随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缜,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因其作品多描写政治、社会生活而著称。其诗风简练而有深意,常通过细腻的描绘反映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可能因耳闻目睹一些政绩不同但道德相同的官员而有所感触,借此表达自己对政绩与道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政绩和道德的深刻思考。首句“政绩虽殊道且同”,引出不同的政绩与相同的治国道理,强调无论成就如何,做事的原则应是一致的。接下来的“无辞买石纪前功”则对那些试图通过金钱来铭刻自己功劳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反映了对真实功绩的追求。最后两句以“过里犹歌卧辙风”结束,展示了对历史的思考:真实的德行和功劳,不需要外界的评判,路人自会歌唱。这一情感的转折,给人以深思的余韵,令人相信,真正的荣耀在于内心的道德和品格,而非外在的表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政绩虽殊道且同:即使各自的政绩不同,但治国的道理是相同的。
  2. 无辞买石纪前功:不需要用言辞和金钱来纪念曾经的功劳。
  3. 谁论重德光青史:谁来评判重视道德的人是否能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名声。
  4. 过里犹歌卧辙风:路过的人依旧会赞美那些道德高尚的人。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美。
  • 比喻:将“卧辙风”比作历史的悠远,表达一种随性而自然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德行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功绩应在于内心的道德,而非外在的声名,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处世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政绩:象征着个人的成就与能力。
  • :代表人的道德品质,强调内在的价值。
  • 青史:象征历史的认可与永恒的名声。
  • 卧辙风:代表自然与随意,隐喻对历史的洒脱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政绩虽殊道且同”是强调什么?

    • A. 政绩的重要性
    • B. 各自政绩不同但原则相同
    • C. 道德比政绩重要
  2. “无辞买石纪前功”中的“买石”指的是什么?

    • A. 用金钱买石碑来纪念
    • B. 用石头修建房子
    • C. 用石头做庭院装饰
  3. 诗中所说的“过里犹歌卧辙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历史的尊敬
    • B. 对功绩的怀念
    • C. 对道德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风歌》:李白
  • 《观书有感》:朱熹

诗词对比:

  • 萧缜的《前望江麹令颂德》与杜甫的《登高》,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反思,两者都强调了内心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江风渐老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其三 尾犯 玉楼春 其一 其八 透碧霄(南吕调) 满江红 其一 临江仙引·上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舫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乃武乃文 矢字旁的字 包含阳的成语 舍己为人 羽字旁的字 不慌不忙 逼取 操戈入室 包含窦的成语 多行无礼必自及 石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徧祀 头饰 破惑 赡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