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44:59
晨光织渚客扬舲,
睡起推篷倦眼醒。
苕水半奁云外白,
弁山一角雨中青。
鱼吹枫叶霞明浪,
人踏芦花雪满汀。
七十二溇吟赏遍,
菰城塔影望亭亭。
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湖边,客人们扬起船帆。刚刚睡醒,推开帆篷,眼睛还带着倦意。苕水的波光在云外显得一片洁白,弁山的一角在雨中显得青翠欲滴。鱼儿在水中游动,吹起枫叶,霞光照耀着波浪;人们踩着芦花,雪白的花瓣铺满了岸边。七十二条小河我都吟咏赏玩过,菰城的塔影在亭子前静静伫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七十二溇”指的是湖区众多的水道,表现了水乡的独特自然环境和诗人的游历经历。
作者介绍:
黄本骐,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水乡,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乡土风情。他的诗歌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钱湖时,表达了他对湖光山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和浓厚的乡土情结。
《自大钱湖口赴吴兴》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诗人在晨光中泛舟,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首联“晨光织渚客扬舲”,以晨光为引,展现出宁静的湖畔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睡起推篷倦眼醒”,描绘出自己刚醒时的惺忪状态,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轻松的气氛。
中间部分的“苕水半奁云外白,弁山一角雨中青”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水与山的相映成趣,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美丽景致。后面两句“鱼吹枫叶霞明浪,人踏芦花雪满汀”,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仿佛让人感受到水波荡漾、鱼跃鸟飞的生动情景。
最后两句“七十二溇吟赏遍,菰城塔影望亭亭”,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现了诗人游历的广泛和对美景的欣赏,也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心境开阔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享受生活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诗中“晨光织渚”中的“渚”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溇”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相比较,两者都展现了江南的水乡美景,但黄本骐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张若虚则更强调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