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2:50
重叠金·壬寅立秋
作者: 黄升 〔宋代〕
西风半夜惊罗扇。
蛩声入梦传幽怨。
碧藕试初凉。
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
不许双鸳宿。
又是五更钟。
鸦啼金井桐。
在半夜的西风中,罗扇被惊动了。
蟋蟀的声音在梦中传来,带着幽怨的情绪。
碧绿的藕开始尝试初秋的凉意。
露珠的痕迹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清冰凝聚在竹席上,
不允许两只鸳鸯在此栖宿。
又过了五更的钟声,
乌鸦在金井边啼叫,伴随着梧桐的声音。
黄升,宋代诗人,以儿女情长和描写自然景色闻名。他的诗作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对时节变化的敏感。
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壬寅年立秋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内心的孤寂。
《重叠金·壬寅立秋》是一首极具秋意的词作,开篇以“西风半夜惊罗扇”引入,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显凉意的氛围。西风的吹拂让人感受到初秋的到来,罗扇被惊动,仿佛是对这一变化的敏感反应。接着,蟋蟀的叫声在梦中传递出一丝幽怨,使人联想到秋夜的孤独和思念。
“碧藕试初凉”一句,既是对秋季凉意的体悟,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露痕啼粉香”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使秋的气息更加浓郁。此时的清冰和竹席,象征着清冷,也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许双鸳宿”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
全诗在清晨的五更钟声中结束,乌鸦的啼鸣和金井、桐树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种秋天的萧瑟和无情。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内心的情感逐渐显露,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孤寂,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情感的探寻。
诗中“西风”主要象征什么?
“蛩声入梦传幽怨”中的“蛩声”是指什么动物的叫声?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着什么?
答案:
对比分析:黄升的作品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和王维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