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5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53:42
要趁清霜未染林,小山同赏桂丛深。
巳醉后缠头锦,莫待风前布地金。
兰桨溯流歌客棹,麝材匀捣付香砧。
戈挥就借如椽笔,不信湖边日易沉。
趁着清霜还未染上树林,我们一起在小山上赏桂花的盛景。
等到醉酒之后才缠头上的锦缎,何必等到风起时才让金色的落叶铺满地面。
用兰桨逆流而上,歌声伴随客船摇曳;
将麝香木匀捣于香砧上。
挥动戈矛,仿佛借用如椽的笔,不相信湖边的太阳会轻易沉没。
诗中提到的“桂丛”可与“月桂”相关,古人常以桂花象征高洁和理想;“兰桨”也与文人雅士的气质相符,体现了诗人对优雅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字子文,号诚斋,以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冬之际,诗人借赏桂花之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表达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歌通过描绘秋冬景象,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独特的感受。开篇以“清霜未染林”引出时节之美,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与友人同赏桂花,强调人际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享受自然之乐。中间部分“巳醉后缠头锦”生动描绘了饮酒后的欢愉,反映了古人对生活乐趣的追求。末尾以“戈挥就借如椽笔”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似乎在说,尽管时光易逝,但通过文字可以留住这一切美好。
整首诗意境优美,结合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邃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桂丛”象征什么?
“清霜未染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兰桨溯流歌客棹”中的“兰桨”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张镃的诗歌均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显豪放,而张镃则倾向于细腻与温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