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2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28:01
昔逢欣把袂,三叹说吴钩。
共醉虚堂晚,还兴故国愁。
花黄思靖节,鬓绿傲浮丘。
世济王门业,洪流万斛舟。
曾经相逢时,欣然相携欢笑,三次叹息谈论吴钩(古代名剑)。
我们在虚空的堂上共醉,依旧兴起对故国的忧愁。
看到花儿的黄,想起了靖节(指的是历史人物屈原),
看见鬓发渐绿,心中傲视那浮丘(浮云的山丘)。
世间的事业,济世之才如同王门的业绩,
洪流之中,有着万斛的大舟。
张镃,字子弼,号元白,宋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及对故国的怀念,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即席次吴季行韵》作于作者与友人相聚时,借酒畅谈,勾起了对故国的思念及对历史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社会变迁的关注。
《即席次吴季行韵》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情感的诗。开头的“昔逢欣把袂”便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亲密关系,仿佛在描绘着一幅欢快的场景。而“吴钩”则引出了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向往。在醉酒之后,诗人又流露出对故国的深切忧愁,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复杂。诗中提到的“花黄思靖节”与“鬓绿傲浮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前者是对屈原的怀念,后者却是对现实的调侃。最后两句“世济王门业,洪流万斛舟”则传达出一种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尽管身处洪流之中,但仍希望能有所作为。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索,表现出诗人对故国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许。
全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历史的缅怀、对故国的忧愁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吴钩”象征什么?
“共醉虚堂晚”表达了什么情感?
“世济王门业”指的是什么?
对比张镃的《即席次吴季行韵》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思考,但张镃更侧重于对故国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顺应自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