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7:11
任琐窗深重帘闭,春寒知有人处。
常年笑花信,问东风情性,是娇是妒。
冰柳成须,吹桃欲削,知更海棠堪否。
相将燕归又,看香泥半雪,欲归还误。
温低回芳草,依稀寒食,朱门封絮。
少年惯羁旅。乱山断,欹树唤船渡。
正暗想鸡声落月,梅影孤屏,更梦衾千重似雾。
相如倦游去。掩四壁凄其春暮。
休回首都门路。几番行晓,个个阿娇深贮。
而今断烟细雨。
在深重的窗帘后,我知道春寒中有人在。
长年在笑声中传递春天的消息,问东风的情绪,它是娇羞还是妒忌?
冰封的柳条像须发,桃花在风中欲将削落,海棠花是否还能忍受?
燕子归来,看到泥土上残留着一半的雪,我想归去却又延误了时机。
温暖的阳光照在回荡的芳草上,隐约间是寒食节的气息,朱门内封着细细的花絮。
年轻人习惯了漂泊,断裂的山峦,倾斜的树木呼唤着渡船。
我正暗自思念鸡鸣声和落月,梅影映在孤独的屏风上,梦中似雾般千重。
相如已然倦游离去,四壁掩映着凄冷的春暮。
不要再回首都门的路,几次晨行,个个阿娇深藏在心事中。
如今只剩下断断续续的烟雨。
朱子厚,字子厚,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具有细腻和感性的特点。
《大酺(春寒)》创作于春寒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游子心情的反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变化和情感的关注。
《大酺(春寒)》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思念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寒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开篇描述了封闭的窗帘与窗外的春寒,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孤独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被封闭。接着,诗人通过对花信的询问,表露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东风情绪的探索,展现了春天的娇媚与嫉妒,给人以思考。
第三联通过冰柳与桃花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渴望,然而又暗示着对海棠花的担忧,形成一种矛盾的情感。接下来的描写则描绘了燕子归来时的情景,暗示归家的渴望与时间的延误,营造出一股淡淡的惆怅。
诗中还提到“朱门封絮”,通过对寒食节的渲染,增添了对传统节日的思考。再到“少年惯羁旅”,则是对游子生活的感慨,表露出一种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最后,通过鸡声落月与梅影孤屏的意象,诗人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寒时节的美丽与忧伤,既有对春天的期待,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与艺术价值。
整首诗以春寒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游子生活的思考和对过往情感的怀念,展现了生命中的孤独与美好,情感复杂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寒食”指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寒食节
D. 清明节
诗中“朱门封絮”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与孤独
B. 快乐与希望
C. 繁华与热闹
D. 幸福与满足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期待
B. 失望
C. 无所谓
D. 疏离
答案: 1. C 2. A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