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7:16
大酺(感春)
作者: 赵文〔宋代〕
正宝香残,重帘静,飞鸟时惊花铎。
沈思前梦去,有当时老泪,欲弹还阁。
太一宫墙,菩提寺路,谁管纷纷开落。
心情浑何似,似琵琶马上,晓寒沙漠。
想筝雁频移,钏金度瘦,素肌清削。
相思无奈著。重访旧谁遣车生角。
暗记省刘郎前度,杜牧三生,为何人顿乘芳约。
试把菱花拭,愁来处鬓比生觉。
念幽独成荒索。
何日重见,错拟扬州骑鹤,绿阴不妨细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正当花香已然残留,静静的重帘下,飞鸟在花间鸣叫。诗人沉思往昔的梦境,泪水不禁涌上眼眶,想要再弹琴,却感到无处可去。太一宫的高墙,菩提寺的小路,谁来在意这纷纷的花开花落呢?我的心情如同琵琶上的音符,在晨晓的寒沙漠中徘徊。想起那些随雁而去的情景,金饰的乐器也显得瘦弱,肌肤如雪般清丽,却无奈于思念的折磨。重游旧地,谁来为我开车鸣角?暗中回忆起刘郎的往昔,杜牧的三生三世,又是谁在此时错失了芳约?试着拭去菱花上的水珠,愁绪让我感觉鬓发渐白。孤独的思念变得荒凉冷寂,不知何时才能重见,错把扬州的骑鹤之梦寄托于此,绿阴之下不妨细细品酒。
作者介绍:赵文(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善于表现内心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感伤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表达了对往昔春景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索。
《大酺(感春)》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感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飞鸟”、“花铎”、“琵琶”等,巧妙地将春天的美与内心的愁苦结合在一起。诗的开头提到“正宝香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令人感到惋惜。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深沉而幽怨的。诗人一方面沉浸在春日的美景中,另一方面又为过去的情感而感到痛苦。特别是在提到“相思无奈著”的时候,诗人清晰地表达了思念的无助与无奈。
此外,诗中多次提到的历史典故,如“刘郎”、“杜牧”等,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厚度,也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交织与情感的共鸣。最后一句“绿阴不妨细酌”则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尽管经历了无尽的思念与孤独,诗人依然希望能够在春日的绿阴中,享受生活的愉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春天的美与思念的苦,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感伤,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流逝时光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正宝香残”是什么意思?
“心情浑何似”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杜牧”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