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51
大酺·乙酉,一九四五年
看烈风收,狂涛靖,横海鲸鲵先戮。
蓬莱清浅处,且扬尘东海,乍移陵谷。
狼子烽消,驺虞幡示,威矢已收殊俗。
陈抟方大笑,算人天安定,我犹观复。
有北壑云虬,南山雾豹,媚兹幽独。
兴亡弹指速。问谁悟痴梦迷蕉鹿。
待说与修罗藕孔,竺法池灰,古今来几番棋局。
信否人间世,最可哀武夷仙曲。
遣愁去,杯相属。康衢歌舞,依旧清平丝竹。
泰阶又明玉烛。
全诗翻译:
看,狂风已经停息,巨浪也平息,横跨大海的鲸鱼和鲵鱼在前面被猎杀。
在清浅的蓬莱之地,且扬起尘土向东海,突然转移到高山和谷地。
狼烟已经熄灭,驺虞的旗帜也在招展,威力的箭矢已收回到俗世。
陈抟忍不住大笑,算是人间的安宁,我依然在观望复兴的希望。
北边的山谷有云雾缭绕,南边的山上雾气如豹,幽静的地方恰好迷人。
兴亡的变化如指间弹指般迅速,问谁能悟透这痴梦迷惑的香蕉鹿。
等着告诉修罗的藕孔,和竺法池的灰烬,古今以来几番棋局。
人间的世事是不是值得相信,最悲哀的莫过于武夷的仙曲。
遣去忧愁,举杯相聚。康庄大道上歌舞升平,依旧是清平的丝竹乐声。
台阶上再次点亮明亮的玉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咏雩(本名黄自华),生于近代,是一位具有丰富历史背景的诗人,以其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1945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结束的时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反映了战后人们的复杂情感。
《大酺·乙酉》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紧密结合,表现出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开篇以“看烈风收,狂涛靖”引入,瞬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描绘了一个经历战争后的宁静境界。
接下来的意象如“鲸鲵先戮”、“狼子烽消”等,既是对战争的回顾,也象征着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陈抟方大笑”,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也反映了作者对未来安定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北壑云虬,南山雾豹”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在战后的沉思与感慨。
全诗的最后,通过“遣愁去,杯相属”表达了人们在经历过苦难后仍然选择团聚、歌舞的乐观态度。这种对未来的乐观与对历史的沉思相结合,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人间世事的深刻思考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烈风收,狂涛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陈抟方大笑”中的陈抟代表了?
诗中提到的“遣愁去,杯相属”主要表达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黄咏雩的《大酺》更注重对历史背景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豪情与对生命的热爱。两者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