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婆罗门引 望月》

时间: 2025-04-27 08:16:51

诗句

素蟾散彩,九秋风露发清妍。

常娥尽有情缘。

留著三五盈盈,永夜照凭肩。

看晚妆临镜,若个婵娟。

寻常月圆。

恨都向、别时偏。

几度邮亭枕上,野店尊前。

珠明玉秀,算一日、相看一日仙。

人共月、长似今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16:51

原文展示

素蟾散彩,九秋风露发清妍。常娥尽有情缘。留著三五盈盈,永夜照凭肩。看晚妆临镜,若个婵娟。寻常月圆。恨都向别时偏。几度邮亭枕上,野店尊前。珠明玉秀,算一日相看一日仙。人共月长似今年。

白话文翻译

皎洁的月亮如同散发着光彩的素蟾,九月的秋风和露水使得月亮显得格外清丽动人。嫦娥也曾有过情缘,留着那三五的圆月,照耀着漫漫长夜,依偎在肩头。看着镜子中的妆容,谁能够与我相比呢?平常的圆月,偏偏在分别的时候显得特别可恨。多少次在邮亭的枕头上,多少次在乡间的小店里举杯相对。明珠与美玉,算得上是朝夕相见的仙缘。人与月的相伴,似乎比这一年还要持久。

注释

  1. 素蟾:指明亮的月亮,蟾蜍寓意为月亮的象征。
  2. 常娥:嫦娥,传说中月宫的仙女,常被视为月亮的象征。
  3. 盈盈:形容月亮的圆满和美丽。
  4. 婵娟:即嫦娥,形容美丽的女子和月亮。
  5. 邮亭:古代驿站,旅途中休息的地方。
  6. 珠明玉秀:形容美玉和明珠,寓意美好珍贵的事物。

典故解析

嫦娥奔月的故事源于古代神话,常常与月亮的美丽和孤独相联系。诗中提到的嫦娥不仅象征着美丽,还反映了对爱情和归属感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250年-1320年),字仲明,号天溪,元代诗人。他的诗作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

创作背景

《婆罗门引 望月》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借助月亮这一意象,表达对人世离合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婆罗门引 望月》通过描绘秋月的清丽与嫦娥的情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诗歌开头以“素蟾散彩”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清冷的秋夜,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提到嫦娥的情缘,使得诗歌在神话与现实之间游走,增添了一层浪漫的色彩。

诗中反复提及的“月圆”与“别时偏”,表明了诗人在月光下对离别的深切思考。每当月圆之时,正是思念之际,这种情感在“几度邮亭枕上,野店尊前”中得以体现。在时间的流逝中,人与月的相伴似乎成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寄托。

“珠明玉秀,算一日相看一日仙”一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与美好,恰如明珠与美玉般难得,表达了对相聚的珍惜与美好回忆的向往。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交织中,形成了一幅悠远而动人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蟾散彩:月亮如同白色的蟾蜍,散发着五彩的光辉,形象生动。
  • 九秋风露发清妍:九月的秋风与露水使得月亮显得格外清丽,描绘出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 常娥尽有情缘:提到嫦娥,暗示她与月亮之间的情感联系,增添了神秘色彩。
  • 留著三五盈盈,永夜照凭肩:三五指的是每个农历的十五和十六日,象征着圆满与团聚。
  • 看晚妆临镜,若个婵娟:自我审视与嫦娥的比较,表达对美丽的自信和嫉妒。
  • 寻常月圆,恨都向别时偏:在平常的月圆之夜,思念与遗憾愈加明显。
  • 几度邮亭枕上,野店尊前:回忆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带有乡愁意味。
  • 珠明玉秀,算一日相看一日仙:珍贵的情感如同明珠与美玉,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人共月长似今年:人与月的陪伴似乎比年头更为持久,传达了对时间与情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素蟾,形象而生动。
  • 拟人:赋予月亮情感与性格,使之更具人性化。
  • 对仗:诗句之间的平衡与对称,使得律动感增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对离别的惆怅,借助月亮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感情珍贵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美丽与宁静。
  • 嫦娥:象征着美丽与爱情,传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 珠明玉秀:象征珍贵的情感与关系,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常娥”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 A. 西游记中的唐僧
    • B. 月宫的仙女
    • C. 花木兰
  2. 填空题:诗中“素蟾散彩,九秋风露发清妍”,描绘的是____的夜晚。

  3. 判断题:诗人通过月亮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 (是/否)

答案

  1. B
  2. 秋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引出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元好问《婆罗门引 望月》 vs 李白《静夜思》
    • 两首诗均以月亮为核心意象,但元好问更侧重于人际情感与离别的惆怅,而李白则侧重于思乡之情,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月亮与中国诗词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雨夜 置酒梅花下作短歌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十首 其九 杭湖夜归 秋思 自诒 以石芥送刘韶美礼部刘比酿酒劲甚因以为戏 杂题 舟中作 纵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迎门请盗 厂字头的字 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关籥蕃篱 注萤沃雪 一星半点 兔园册子 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题头 立人达人 躁望 杜默为诗 草字头的字 香字旁的字 闭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