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诗品二十四则。自然》

时间: 2025-04-24 03:57:12

诗句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予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水采蘋.薄言情晤,悠悠天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57:12

原文展示

诗品二十四则.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予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水采蘋薄言情晤,
悠悠天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自然之美随处可见,不必依赖于邻居的景致。大家都在讲求适应自然,亲手去创造春天的美景。就像遇到花开时的喜悦,或是看到新岁到来的欣喜。真正的美好是无法被夺走的,而那些强求得到的反而容易失去。隐居的人在空旷的山中,经过水边采摘蘋果,淡淡地表达着对情感的交流,仿佛在这悠远的天地中,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注释

  • 俯拾即是:低头就能捡到,形容自然之美触手可及。
  • 不取诸邻:不依赖邻居的事物,强调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 俱道适往:大家都在谈论适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 著手成春:亲自动手创造春天的景象。
  • 真予不夺:真正的美好是无法被别人夺走的。
  • 强得易贫:强求所得的反而容易失去。
  • 幽人空山:隐居在空旷的山中,代表一种追求自然的生活状态。
  • 采蘋薄言情晤:采摘蘋果时轻声交流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唐代诗人,字子贞,号澹然。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而闻名。司空图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细腻观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这一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人追求自然、隐逸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歌鉴赏

《诗品二十四则.自然》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自然的景象传达了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便用“俯拾即是,不取诸邻”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普遍性与可及性,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种独立于他人而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中提到“著手成春”,表达了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诗人认为,真正的美好是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拥有。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借助“幽人空山,过水采蘋”的意象,展现了隐居者的淡泊与宁静。在这份宁静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显得尤为重要。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景象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俯拾即是:表达自然之美的随处可见,强调一种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2. 不取诸邻:倡导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拒绝依赖他人。
  3. 俱道适往:人们共同讨论适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出一种社会共识。
  4. 著手成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自然的创造中,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5.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用花开与新岁来比喻人生的希望与美好。
  6. 真予不夺:真正的内心感受是无法被他人剥夺的。
  7. 强得易贫:警示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会导致精神的贫乏。
  8. 幽人空山:描绘隐士的生活状态,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9. 过水采蘋薄言情晤:描绘隐士在自然中进行简单交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10. 悠悠天钧:表达自然的博大与悠远,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使得意境深远。
  • 对仗:如“幽人空山”与“过水采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蘋果象征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倡导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诗人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追求简朴而真实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和生机,代表生命的重生。
  • :自然美的象征,传达出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空山:隐逸生活的象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象征生命之源,流动与变化,反映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俯拾即是”是指什么? A. 事物难以得到
    B. 自然之美随处可见
    C. 依赖邻居的帮助

  2. “真予不夺”意味着什么? A. 真正的美好是可以被夺走的
    B. 内心的感受无法被他人夺走
    C. 物质的追求是最重要的

  3. 诗中“幽人空山”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C. 对繁华的依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二者都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但司空图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 邓娘花鸟绣本,感题二阕,并柬凤公 其一 蝶恋花 丁卯小雪节,与先龙秉烛夜话,取红影二字分韵得影字 蝶恋花 蝶恋花 春晚 蝶恋花(三十日归途村店市酒,成季、子任同酌而歌) 蝶恋花 春闺 蝶恋花 蝶恋花·壬午,一九四二年 蝶恋花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弃背天下 骆驼 内视 冬闲 卝字旁的字 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人怕出名猪怕壮 斗字旁的字 乍雨乍晴 以言徇物 醇儒 爪字旁的字 包含苯的词语有哪些 争妍竞艳 鬯字旁的字 疐后跋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