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青玉案》

时间: 2025-04-23 23:01:08

诗句

横塘夕午风微起。

弄杨柳、丝丝翠。

月色避人帘押坠。

楼东人醉,楼西人睡,楼下空江水。

一声怨语惊遥递。

有鸿影、横山背。

不分传来双锦字。

昨宵枕上,今宵帆底,深浅量愁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01:08

诗词名称: 青玉案

作者: 姚燮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横塘夕午风微起。
弄杨柳丝丝翠。
月色避人帘押坠。
楼东人醉,楼西人睡,
楼下空江水。
一声怨语惊遥递。
有鸿影横山背。
不分传来双锦字。
昨宵枕上,今宵帆底,
深浅量愁味。


白话文翻译:

在横塘的黄昏时分,微风轻轻吹起,
杨柳的丝条轻轻摇曳,显得翠绿如烟。
月光躲避着人影从帘子上滑落。
楼东的那个人醉了,楼西的那个人睡了,
楼下的江水静静流淌,没有一丝波澜。
一声怨语在空中传递,惊起了远方的回响。
有鸿雁影子在山的背后飞过。
那传来的双锦字,不知是谁的情意。
昨夜在枕边思念,今夜在帆下徘徊,
心中的愁苦深浅难以量度。


注释:

字词注释:

  • 横塘:指横塘河,可能是作者所处的环境。
  • :这里指轻轻摇动。
  • 锦字:指美好的情书或双锦字,象征爱情。
  • 怨语:表达对离别或情感的怨恨。

典故解析:

  • 鸿影:鸿雁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离别与思念,飞过山背象征着远方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字景升,号乃得,清代诗人,生于1719年,卒于1805年,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而婉约。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及人生感悟,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青玉案》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爱情离别的感慨。时代背景下,文人常常面临着政治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矛盾,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愁苦。


诗歌鉴赏:

《青玉案》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蕴含着对人事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横塘夕午风微起”引入,勾勒出一个安静而和谐的黄昏,微风轻拂,杨柳轻摇,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这种宁静逐渐被情感的波澜所取代。“楼东人醉,楼西人睡,楼下空江水”呈现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似乎在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怨语”二字极具情感张力,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奈的离愁。接下来的“鸿影横山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象征着思念与离别的主题。而最后几句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夜晚的思念与隔日的帆影交织,深浅的愁苦难以言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值得深入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横塘夕午风微起:描绘了一个傍晚,微风轻轻吹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弄杨柳丝丝翠:杨柳的摇曳与翠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3. 月色避人帘押坠:月光躲避人影,给人一种神秘与孤独的感觉。
  4. 楼东人醉,楼西人睡:对比两种状态,突显出环境的安静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5. 楼下空江水:无波的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心灵的空虚。
  6. 一声怨语惊遥递:怨恨的言语在空中传递,暗示着情感的波动。
  7. 有鸿影横山背:鸿雁的影子象征着思念,飞过山背,暗示着远方的牵挂。
  8. 不分传来双锦字:美好的情书传递,暗示着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
  9. 昨宵枕上,今宵帆底:昨夜的思念与今夜的孤独交织,表现出深刻的情感。
  10. 深浅量愁味:愁苦的情感难以用深浅来衡量,表现出复杂的内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鸿影比作思念,构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月色避人,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楼东人醉,楼西人睡”,形成了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孤独与离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美与生机。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心灵的空虚。
  • 鸿影:象征离别与思念。
  • 月色:象征孤独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横塘夕午风微起”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宁静的黄昏
    B. 烈日炎炎
    C. 暴风骤雨

  2. “楼东人醉,楼西人睡”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状态? A. 热闹
    B. 孤独
    C. 欢愉

  3. “鸿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思念与离愁的主题。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月与人的思考,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与《如梦令》
    • 《青玉案》以自然景色引入情感,而《如梦令》则直接表达思念。
    • 两者在形式上都运用了细腻的描绘,但情感的深度与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姚燮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和李相园亭二首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於福唐见贻这什 西山独步奉怀蹈元 和近思 其二 节使少师王公挽诗二首 赵彦秫於姑熟倅厅作寄傲请予为诗寄之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 其一 题兴教寺 黄蘖归途以碧潭清皎洁为韵分得碧字真歇泛舟 彭府君夫人罗氏挽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驵贩 言字旁的字 浸浸 打败 聿字旁的字 听谗惑乱 蝇声蚓窍 痰气 食不念饱 西字头的字 数米而炊 情有独钟 辛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背曲腰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