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闻边报四首》

时间: 2025-05-04 04:38:48

诗句

一车两马不烦骖,草地蠕行到极南。

春燕无栖各依木,佛狸有使辄求柑。

按中军请东阳徒,获左车谁北面参。

凭语吴儿莫游冶,塞鸿回处阵云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38:48

原文展示

刘克庄的《又闻边报四首》之一:

一车两马不烦骖,草地蠕行到极南。
春燕无栖各依木,佛狸有使辄求柑。
按中军请东阳徒,获左车谁北面参。
凭语吴儿莫游冶,塞鸿回处阵云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景象:
一辆马车,两匹马,轻松而行,
在草地上缓缓移动,直至遥远的南方。
春天的燕子无处栖息,各自依偎在树木上,
佛狸(指一种动物)有使者前来索求柑橘。
我请中军的将领东阳的步兵,
获得左侧马车的战士,谁能北面参战呢?
告诉吴地的年轻人不要沉迷于酒色,
边塞的鸿雁在回飞,阵中的云彩正酣畅。

注释

  • :古代车马的用语,指的是驾驭。
  • 佛狸:一种动物,古代文献中常提及。
  • 东阳:地名,指东阳地区。
  • :参加、参与。
  • 游冶:指沉迷于酒色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用之,号梦阮,江苏人,南宋诗人,词人,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反映了边疆的形势与士兵的生活。诗中显示出对战士的关切与对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对士兵生活的关心。开头两句通过描写马车和草地,传达了一种宁静的气氛,似乎在暗示边境的安宁。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春燕无栖、佛狸求柑的意象暗示着大自然的无情与动荡,反映出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诗中提到的“东阳徒”和“北面参”则引发了对士兵的思考,是否能真正参与到战斗中去。最后两句则提醒年轻人要珍惜时光,远离酒色,显示出作者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深刻感受,充分展示了刘克庄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车两马不烦骖:描绘了轻松的出行,暗示了边疆的宁静。
  2. 草地蠕行到极南:士兵们在草地上缓慢移动,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
  3. 春燕无栖各依木:春天的燕子无处可栖,象征着动荡的局势。
  4. 佛狸有使辄求柑:佛狸的使者前来索求,暗示战争中的生存难题。
  5. 按中军请东阳徒:呼吁中军的士兵前来支援。
  6. 获左车谁北面参:探讨谁能参与到北方的战斗中。
  7. 凭语吴儿莫游冶:告诫年轻人不要沉迷于酒色。
  8. 塞鸿回处阵云酣:描绘了大雁飞回,暗示和平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一车两马”和“草地蠕行”,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春燕无栖的意象,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影响。
  • 拟人:佛狸有使,赋予动物以人性化的行为。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表现了对士兵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马车:象征着和平的生活状态。
  • 春燕: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希望。
  • 佛狸:象征着生存的艰难与人性的复杂。
  • 鸿雁:象征着归属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佛狸”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猫
    B. 狐狸
    C. 一种小动物

  2. “春燕无栖各依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安宁
    B. 失落
    C. 幸福

  3. 诗中提到的东阳徒是指什么? A. 将领
    B. 士兵
    C. 老百姓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边疆的战乱与百姓生活。
  •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古诗词的深刻分析。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又闻边报四首》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痛,但刘克庄更注重于士兵的生活状态,而杜甫则强调了国家的破碎与人民的苦难,体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张守韵四首 其四 春夜二首 致明惠莲栽 题懒庵二首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 高阳长揖 至日 醉歌赠金元白 燕子 建康六感·陈 云际会刘致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痗然 参伍错综 资灵 包含决的成语 釒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炎驭 还淳反朴 大盖帽 癶字旁的字 天京 待字闺中 靣字旁的字 崇论宏议 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躬行实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