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4:10
送宇 其二
刘克庄
祖佐文忠幕,初新肃悯祠。
昔曾瞻古柏,今始识孙枝。
西鄙方头重,南辕若背驰。
汉朝如谕蜀,草檄舍君谁。
我祖父曾在文忠公的幕府中辅佐他,如今刚刚在肃悯祠中新修。
曾经仰望那古老的柏树,现在才开始认识到孙枝的美。
西边的地方似乎沉重无比,南方的马车却好像在背道而驰。
汉朝就像对蜀地的召唤,那草书的檄文又能托付给谁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彦甫,号白云,宋代诗人,出生于福建省。他的诗风清新高远,擅长山水田园诗,尤以豪放的气质著称,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当头,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故人和历史的怀念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这首诗以深邃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交织而成,体现了刘克庄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开头两句回顾了祖辈的历史,强调了文忠公的影响力,表现出对先贤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昔曾瞻古柏,今始识孙枝”一句,既有对古老历史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表现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受。
接下来的“西鄙方头重,南辕若背驰”,则是对现实的不满与忧虑。诗人以“南辕北驰”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当下政治局势的失望与无奈,似乎感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与理想的目标背道而驰。最后两句“汉朝如谕蜀,草檄舍君谁”,既是一种历史的回顾,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拷问,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对忠义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溯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对先贤的敬仰与对后代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文忠”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南辕北驰”意指什么?
诗人通过“古柏”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宇 其二》这首诗,提供了详细的分析和相关背景,希望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与热爱古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