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无愁可解》

时间: 2025-08-11 03:25:25

诗句

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

龙丘子犹笑之。

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

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

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

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

万事从来风过耳。

何用不著心里。

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

此理。

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

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

这里元无我与你。

甚唤做、物情之外。

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3:25:25

原文展示:

无愁可解
作者: 陈慥 〔宋代〕

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这里元无我与你。甚唤做物情之外。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忧愁的看法,认为那些被视为通达之人,实际上也并非真正无忧。虽然他们似乎没有愁苦,但内心仍然有所解脱。诗中提到人们在自然中游玩,似乎是无忧无虑,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和忧愁,因此何必去解呢?反而,诗人认为无愁可解,人生百年,活着却不曾体会到忧愁的滋味。若问愁从何而来,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可以解开的问题。世事如风过耳,何必放在心上?即使有人试图展眉而笑,不一定就是真正的达者。其实,这些道理本来就不需要表达;又何必说游玩胜过名利呢?道理在这里是错综复杂的,若不去道,反而可以更自在。这里本无我与你的分别,何必去纠结于物情之外?若是要等到醉了才能解脱,又问无酒怎能醉呢?

注释:

  • 龙丘子:传说中的隐士,象征超然的智慧。
  • :忧愁、烦恼。
  • 游于自然:指在自然中闲游,享受生活。
  • 达者:通达之人,智慧的人。
  • 心里:内心,情感。
  • 展眉头:指展颜而笑,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样子。
  • :真理,哲理。
  • 物情:世间的事物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慥,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常常在作品中探讨人生哲学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与自然的时节,诗人通过对“愁”的探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活态度的思索。

诗歌鉴赏:

《无愁可解》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探讨了人们对于忧愁的理解与态度。诗中提到“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暗示了人们对达者的崇拜和对无忧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即便是所谓的达者,也未必无忧。通过“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这一句,诗人揭示了人们在自然中追求快乐的虚幻,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乐与愁中挣扎。

诗中“生来不识愁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淡然态度,仿佛在说,如果我们不去刻意追求忧愁,就会发现生活其实是美好的。作品的核心在于“万事从来风过耳”,强调了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必太过在意世事的纷扰,保持一颗淡然的心,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真谛。

诗人用“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以酒作比,暗示解愁并非依赖外物,而是一种内心的领悟。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调传达了深邃的哲理,给人以启示,也让人反思对于忧愁和快乐的真实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世人传颂的,皆认为是达者。
  2. 龙丘子犹笑之:龙丘子对此仍然嗤之以鼻。
  3. 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即使没有愁苦,内心仍然有所牵挂。
  4. 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如果在自然中游玩是出于无奈。
  5. 人乐亦乐,人愁亦愁:每个人的快乐和忧愁都是一样的。
  6. 彼且恶乎解哉:那么又何必去解脱呢?
  7. 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反过来讲,无愁可解。
  8.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人生百年,转瞬即逝。
  9. 生来不识愁味:自出生以来未曾体验过愁苦。
  10. 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问愁从何而来,何必去寻找原因?
  11. 万事从来风过耳:世事如风,轻轻掠过耳边。
  12. 何用不著心里:何必要放在心上?
  13. 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即使你展眉而笑,也未必是真正的达者。
  14. 此理。本不通言:这些道理本不需要言说。
  15. 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何必说游玩比名利更好?
  16. 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道理本身可能错综复杂,不去探讨反而更自在。
  17. 这里元无我与你:这里本来就没有我与你之分。
  18. 甚唤做物情之外:何必去纠缠于世间的情感?
  19. 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如果需要等到醉酒才能解脱,又问没有酒怎样醉呢?

修辞手法:

  • 比喻: 以“酒”比喻解愁的状态,反映了内心的自由与忘却。
  • 反问: 多次使用反问句,增强了诗歌的思辨性。
  • 对仗: 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人对愁苦的理解与态度,强调生活的真谛在于心态的调整,而非外在的环境。诗人通过反思与哲理,揭示了内心的自由与解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达者:象征着智慧与超然的境界。
  2. :代表人们追求的自由与快乐。
  3. :忧愁的象征,反映内心的挣扎。
  4. :借酒喻解脱,象征一种心灵的释放。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达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智慧的崇尚。
  • 游与愁:体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游是自由与快乐的象征,而愁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 :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忘忧与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无愁可解》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慥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达者”指的是什么?

    • A. 有名望的人
    • B. 通达事理的人
    • C. 喜欢游玩的人
    • D. 无忧无虑的人
  3. 诗中提到的“酒”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忧愁
    • C. 解脱
    • D.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无愁可解》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皆涉及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追求,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无愁可解》更为哲理深邃,而《月下独酌》则充满了李白特有的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深入理解《无愁可解》的诗意,欣赏其背后的哲理,同时激发对诗歌的进一步探索与学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赠李駼 方镜铭 释奠诗应令八章 姬人怨服散篇 闺怨篇 其二 赋得三五明月满 赋得汎汎水中凫诗 并州羊肠坂诗 别袁昌州诗二首 其二 别袁昌州诗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字旁的字 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人财两失 质疑问难 艺学 户字头的字 七星床 牛字旁的字 韵结尾的成语 包含廻的词语有哪些 被窝儿 山字旁的字 行庆 百龙之智 羊落虎口 角家 安贫守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