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35:58
巢燕东西,泛萍南北,天远故国春赊。黯黯年涯,萧萧玄鬓,繁阴镇被愁遮。谢贶我,藤笺百幅,犹记观书册府,鸿泥在眼,时催风急,气变惊沙。生世难逢易别,思往事,坠梦付伤嗟。绮寮秋饮,汉南柳色,明月楼头,今为谁斜。何日许蓬蒿仲蔚,亲界乌丝,漫管斜川地远,寒竹荒蹊,共赏清秋眼未花。应唤隔江,湘灵鼓瑟,鸿阵哀弦,料理幽忧,不为鲈鱼,张翰也自思家。
在燕子飞来飞去的春天里,水面漂浮着萍草,故乡的春日遥不可及。岁月黯淡,鬓发渐白,繁密的阴影遮住了我的愁苦。感谢你,赠我百幅藤笺,我依旧记得在书册中翻阅的情景,眼前映出昔日的种种,时光催促,风急沙飞。人生难得相逢却又容易别离,思念往事,梦中也常感伤。秋天的酒宴,汉南的柳色,明亮的月光在楼头,今夜又为谁倾斜?何时才能在蓬蒿之间与你相聚,亲手为你画上乌丝,纵然斜川遥远,寒竹小径也愿与你共赏这清秋未开的花。应该呼唤隔江的湘灵,奏响瑟琴的哀伤,整理我心中的幽忧,不为鲈鱼,张翰也在思念着故乡。
饶宗颐(1905-1990),字宗颐,号雪堂,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和学者,精通古文字学和历史。其作品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平乐慢》创作于饶宗颐的晚年,正值个人经历丰富、对人生感悟加深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往事的追忆,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西平乐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和往事的深情怀念,尤其在描写时间流逝和人事无常的过程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首句“巢燕东西,泛萍南北”开篇即设定了迁徙与漂泊的主题,燕子与萍草象征着故乡的遥远与无法归属的心情。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也愈加浓烈,逐渐从对时间与空间的感慨,转向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生世难逢易别”,深刻传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后半部分则通过美丽的秋景与明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超越时间的智慧与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联系。
诗中的“巢燕”象征什么?
诗人感慨“生世难逢易别”的原因是什么?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饶宗颐的《西平乐慢》都表达了对孤独与思乡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了酒的解忧与友谊的珍贵,而饶宗颐则更注重对时光流逝的沉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与风格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