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1:05
飞来山鸟语惺愡,却是幽人半睡中。
新竹成阴无弹射,不妨同享北窗风。
飞来的山鸟在愉快地鸣叫,原来这是一位隐士在半梦半醒之间。新长出的竹子遮住了阳光,没有什么可以打扰的事情,不妨一起享受北窗透进的清风。
本诗虽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涉及的“隐士”形象在中国文学中常见,代表着一种追求宁静和自然的生活方式。隐士文化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许多诗人都向往这种生活。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歌以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关心著称,同时也有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感情。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窗下戏咏三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飞鸟的鸣叫与隐士的宁静生活,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和谐追求。陆游通过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快的境界。
首句“飞来山鸟语惺愡”,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鸟儿的鸣叫仿佛在唤醒隐士,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这里,鸟语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由,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却是幽人半睡中”,则将视角转向隐士,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隐士的半睡半醒,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透露出一种淡然的生活哲学。
最后两句“新竹成阴无弹射,不妨同享北窗风”,通过新竹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宁静。竹子已成荫蔽,似乎屏蔽了一切外界的纷扰,诗人提议共享北窗的清风,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飞来山鸟语惺愡:
却是幽人半睡中:
新竹成阴无弹射:
不妨同享北窗风:
整首诗围绕隐士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中“飞来山鸟”的状态是:
A. 惊慌
B. 欢快
C. 忧伤
“幽人半睡中”中的“幽人”指的是:
A. 游子
B. 隐士
C. 文人
诗中提到的新竹象征的是:
A. 幸福
B. 生机
C. 忧愁
陆游的《窗下戏咏三首》与王维的《鹿柴》都是描绘自然与隐居生活的诗作,但陆游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自然的孤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