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昨日侍巾钵饭于天宁蒙示佳什谨次韵》

时间: 2025-05-12 13:26:30

诗句

朱门未知禅悦义,富不期奢奢自至。

二韮虽寒故是公,万羊贾祸徒封卫。

我公居尘不染尘,便随一钵遗甘辛。

出家虽非将相事,食菜要是英雄人。

臞儒一生用心苦,何曾梦见鸡映黍。

中丞惜福幸见分,晚食从公当羔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3:26:30

原文展示

朱门未知禅悦义,
富不期奢奢自至。
二韮虽寒故是公,
万羊贾祸徒封卫。
我公居尘不染尘,
便随一钵遗甘辛。
出家虽非将相事,
食菜要是英雄人。
臞儒一生用心苦,
何曾梦见鸡映黍。
中丞惜福幸见分,
晚食从公当羔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富贵的反思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富贵的家门,也无法理解禅的喜悦;富人往往奢侈自来。尽管二韮(韭菜)生长在寒冷的环境中,但它们是公家的;而万羊的贩卖却只会带来祸害,封住财富。我这位公子身处尘世,却不沾染尘俗,随身带着一钵,遗忘了世间的甘苦。出家人虽然不干政务,但饮食却是英雄的表现。瘦弱的儒者一生用心艰苦,却未曾梦见鸡鸣谷音。中丞(即中书令)珍惜福气,幸好能见到分缘,晚餐时与公子一同享用羔羊的美食。

注释

  •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门庭。
  • 禅悦义:指禅宗的快乐和义理。
  • 二韮:指韭菜,象征朴素的生活。
  • 万羊贾祸:意指贩卖羊只带来的祸害。
  • :指和尚用来乞食的器皿。
  • 臞儒:形容瘦弱的读书人。
  • 鸡映黍:指鸡在禾苗上叫,象征丰收的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约1090-1150),字仲明,号山人,南宋初期诗人,擅长诗歌和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经历了动荡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生活的变迁,对财富与禅宗的理解有了深刻的感悟,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贫困、尘世与出世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与对物质生活的反思。诗中提到“朱门未知禅悦义”,表明富贵人家往往忽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生活的奢华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诗人在“我公居尘不染尘”中强调了出家人高洁的品格,虽然身处于繁杂的世俗,但内心却能保持清净。通过对“食菜要是英雄人”的描绘,诗人进一步指出出家人的精神追求与对食物的独特理解,强调他们的生活并不简陋,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韭菜与羊只的对比使得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追求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境界的追求。最后的结尾“晚食从公当羔羜”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暗示了在纷扰的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一丝宁静与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朱门未知禅悦义”:富贵人家不知道什么是禅宗的快乐和义理。
  • “富不期奢奢自至”:富人不寻求奢华,奢华却自然而然地到来。
  • “二韮虽寒故是公”:寒冷中的韭菜却是公家种植,暗示着朴素的生活。
  • “万羊贾祸徒封卫”:卖羊只会带来灾祸,封住财富。
  • “我公居尘不染尘”:我这位公子身处尘世却未被尘世污染。
  • “便随一钵遗甘辛”:随身带着一钵,忘却世间的甘苦。
  • “出家虽非将相事”:出家人虽然不做官,但也有其价值和意义。
  • “食菜要是英雄人”:食用蔬菜的生活也能体现英雄情怀。
  • “臞儒一生用心苦”:瘦弱的读书人一生辛苦。
  • “何曾梦见鸡映黍”:从未梦想过丰收的快乐。
  • “中丞惜福幸见分”:中丞珍惜福气,幸好能与人分享。
  • “晚食从公当羔羜”:晚餐时与公子共享羔羊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朱门”与“二韮”、“富不期”与“万羊贾”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 比喻:将食物与人生境界相联系,象征着生活的选择与价值。
  • 反讽:通过对富贵生活的描写,表现出对物质的否定与对精神的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思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和智慧比物质的富贵更加重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门:象征富贵和奢华。
  • :象征朴素和公义。
  • :象征出家人的生活与心境。
  • 羔羜:象征分享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门”指代什么? A. 一座寺庙
    B. 富贵人家
    C. 乡村小屋
    D. 书院

  2. “我公居尘不染尘”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物质
    B. 超脱世俗
    C. 享乐主义
    D. 忧国忧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陈与义的诗与王维的《鸟鸣涧》,同样表现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偏向于描绘自然的美景,而陈与义则更深入探讨禅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与义诗文研究》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该诗的背景、意象和诗人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台城路 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余亦南还矣。 台城路 冬夜寄绚华、抱珠两妹 台城路·戊辰九日赋秋阴,寄怀旧都同社 台城路·题蒋盥庐师庾岭探香图 台城路 题谢椒石观察小苏潭词后 台城路 蔡哲夫以徐江庵画梅赠徐子为,子为筑清芬馆以张之,书来索题 台城路·梅 台城路 台城路 当湖喜晤张今涪别去以词见寄依韵奉酬 台城路 蓬山秋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揎拳攘臂 倒八字的字 息怒停瞋 反犬旁的字 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都部 懵懵懂懂 笭床 曰字旁的字 择善而行 行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恒宪 一技无成 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庙 闹装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